爱萱歌

萱叶何青青,萱花何盈盈。

花繁识土沃,叶盛由根萌。

霜台有客双瞳清,爱花惟恐花飘零。

花前歌舞花下行,绣衣光与花争明。

我对花忘忧,花向我欲语。

我心见花即欢乐,花亦相迎共相与。

白日迟迟行,流年迟迟过。

春归花若老,我心将奈何。

但愿此花长在目,老不迁官心亦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爱萱歌》以萱草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首先,萱草的青青叶子和盈盈花朵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花繁识土沃,叶盛由根萌”这两句,巧妙地将萱草的生长状态与土壤的肥沃、根系的发达联系起来,寓意着事物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根基和环境。

接着,诗人引入了一位“霜台有客”,这位“双瞳清”的客人对萱草充满了深情,不仅爱花,更怕花飘零,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在花前的歌舞与花行中,诗人与花仿佛融为一体,花衣的光泽与花争辉,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诗人借萱草表达了自己面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我对花忘忧,花向我欲语。我心见花即欢乐,花亦相迎共相与。”这不仅是对萱草的喜爱,更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投射,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以“白日迟迟行,流年迟迟过。春归花若老,我心将奈何”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悲观,而是希望“此花长在目,老不迁官心亦足”,即使年华老去,只要心中有花,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热爱,生活便能充满快乐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萱草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吊宋靖州通守江公墓

昆南城外二里许,一水遥遥是须浦。

浦旁有地名墩头,原是前人一抔土。

旧时土墩今已平,乡民尚唤墩头名。

何年创作尼僧院,近日攻开长夜城。

城中主翁愁见日,露出城门一方石。

大书深刻数十行,爵里姓名明且白。

世家云是衢州人,托体此邦依所亲。

谁道历年才二百,桑田变海海扬尘。

君不见南渡诸君何失德,山陵尽付杨家贼。

三泉机弩亦徒然,读罢志文三太息。

形式: 古风

瓶中红梅

鲛人暗处冯夷国,织出丹绡如血色。

龙王窃夺龙女哗,碎裂一声飞作花。

铁网千年沉海底,网得珊瑚价无此。

剪裁不用并州刀,五出妆成三尺高。

舶商载归冻不折,入手火星弹指热。

君不见惊人岂在红颜子,鼎味元生清白里。

形式: 古风

瑞葵歌

青青阶下葵,晔晔阶下花。

年年正炎天,当阶丽繁葩。

今年种葵旧时地,开出奇花共称瑞。

天生瑞物多为人,君家有之非草异。

明年种葵者,蹑上青云梯。

赤手夺得月中桂,醉向瑞葵花下迷。

人传瑞葵事,我歌瑞葵歌。

瑞物尚云少,瑞人讵能多。

愿君读书作人瑞,名与瑞葵同不磨。

形式: 古风

承恩颂

君恩重如山,又若海水深。

臣躯等一羽,承之讵能任。

薄才误蒙收任使,三载微劳何足齿。

玉音颁赐过褒嘉,上及双亲下妻子。

恩从天上降,明同日月光。

幽明思报苦无策,但祝圣寿齐天长。

更愿儿与孙,尽为犬与马。

为犬守宫墙,为马清塞野。

边尘不动内廷安,方遂区区感恩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