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籁夜俱寂,蒲团清可禅。
林疏窗过月,岩远竹通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中夜晚景象。"万籁夜俱寂"写出了四周环境的宁静,连最微小的声音都消失不见,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寂静。"蒲团清可禅"则点明诗人身处禅修之地,蒲团带来的清凉与内心的清净相应,暗示了诗人的禅定心境。
"林疏窗过月"描绘了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洒在窗户上的画面,月色如水,显得格外明亮,也增添了夜晚的诗意。"岩远竹通泉"进一步描绘了远处山岩与近处竹林之间,泉水潺潺流过,动静结合,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出禅意的氛围,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禅宗融合的美学追求,以及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不到岁时久,重来人事疏。
扫云僧亦去,谁伴主翁居。
去腊应差暖,今春定有寒。
涧梅花半树,侵晓又凋残。
寓此曾三夏,重来隔五年。
溪山亦良是,怀想转凄然。
众山皆弭伏,独让此峰尊。
绝顶时犹雨,中林昼亦昏。
逆风松势偃,触石水声喧。
定有幽栖者,何因得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