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

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

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

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强风吹拂着玉做的琴柱,各种声音忽然同时飘荡。
树叶飒飒作响难以平息,环绕天空的细小声音渐渐消失。
夜晚松林间的泉水和鹿门山的宁静,早晨笙箫和仙鹤的声音在洛水之滨。
我静静地坐着与真正的僧人倾听,支着下巴陷入深深的寂静之中。

注释

高风:强劲的风。
玉柱:这里指琴或筝的弦柱。
籁:泛指一切声音。
飒树:树叶因风摇动的声音。
萦空:环绕在空中。
细渐销:细微的声音逐渐消散。
松泉鹿门夜:描绘静谧的山中夜晚,鹿门山是古代隐居之地。
笙鹤:象征仙境的音乐。
洛滨:洛水边,常代指文化繁荣之地。
支颐:用手托着下巴。
寂寥:寂静,孤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之景,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高风吹玉柱,万籁忽齐飘。" 这两句用来描绘秋天的风吹过竹林的声音,如同无数的玉簧一齐作响,这种比喻赋予了风声以美妙和神秘的色彩。

"飒树迟难度,萦空细渐销。" 风吹动树木,但声音在空中渐渐消散,给人一种遥远而模糊的感觉,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接下来的 "松泉鹿门夜,笙鹤洛滨朝。" 描述了诗人夜宿于松林间的小溪边,清晨则在洛河之滨听到了鹤鸣,这两句通过对时间和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

最后 "坐与真僧听,支颐向寂寥。" 表现了诗人坐在那里与一位修行者一起聆听着自然的声音,心中充满了超然物外之感。这里的"支颐"指的是托腮手,或许是诗人在沉思之态。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的捕捉和环境的描绘,让读者仿佛也能置身于这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之中,与诗人一同体验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安详。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冬夜耿拾遗王秀才就宿因伤故人

旧时闻笛泪,今夜重沾衣。

方恨同人少,何堪相见稀。

竹烟凝涧壑,林雪似芳菲。

多谢劳车马,应怜独掩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田家

田家喜雨足,邻老相招携。

泉溢沟塍坏,麦高桑柘低。

呼儿催放犊,宿客待烹鸡。

搔首蓬门下,如将轩冕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龙池寺望月寄韦使君阎别驾

清光此夜中,万古望应同。

当野山沈雾,低城树有风。

花宫纷共邃,水府皓相空。

遥想高楼上,唯君对庾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同苗员外宿荐福常师房

浮生共多故,聚宿喜君同。

人息时闻磬,灯摇乍有风。

霜阶疑水际,夜木似山中。

一愿持如意,长来事远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