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
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诗人远离家乡的凄凉情景。"自叹清明在远乡"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异乡的感慨。接着"桐花覆水葛溪长"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通过桐花和葛溪的繁茂,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诗人随后转向家乡,通过想象家人的生活来慰藉自己。"家人定是持新火"这一句表达了对家中亲人们日常生活的想象,这里的"新火"有可能指的是刚点燃的火焰,也暗示着家中的活力和温暖。
最后一句"点作孤灯照洞房"则是诗人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夜晚。"点作孤灯"表明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而"照洞房"则是对这种生活环境的描写,"洞房"可能是简陋的居所,通过这点细节,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异乡的艰苦和孤单。
不详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盘豆绿云上古驿,望思台下使人愁。
江充得计太子死,日暮戾园风雨秋。
缭垣复道上层霄,十月离宫万国朝。
胡马忽来清跸去,空馀台殿照山椒。
子城风煖百花初,楼上龟兹引导车。
曲罢卿卿理驺驭,细君相望意何如。
帘外寒江千里色,林中樽酒七人期。
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