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帘外寒江千里色,林中樽酒七人期。
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宴饮的画面。"帘外寒江千里色",通过帘幕望见江水在严冬中延伸至天边,色彩幽远而淡雅。"林中樽酒七人期"则指诗人与六位亲友相约于森林之中举杯畅饮,用“樽”来形容古代的酒器,增添了一份古朴的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次宴会的珍视。腊月(农历十二月)在北方往往寒冷且多雪,而“龙沙”指的是长江中的一个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宴会的地点。"却胜重阳落帽时",则是说这次冬日的聚会更胜过了秋天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摘下帽子享受温暖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此次冬日宴饮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朋友间美好时光的珍惜。
不详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一杯宜病士,四体委胡床。
暂得遗形处,陶然在醉乡。
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
志士感恩无远近,异时应戴惠文冠。
重九共游娱,秋光景气殊。
他时头似雪,还对插茱萸。
春光深处曲江西,八座风流信马蹄。
鹤发杏花相映好,羡君终日醉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