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池大水歌

玉斗山人归自鲁,迂途携酒酬谪仙。

丹阳滞留十日雨,坐见平陆成长川。

不冲不激不澎湃,漫高漫长漫嚣尘。

黄池地势低且圹,筑堤种柳名圩田。

一圩动是数百顷,耕民缚舍沿郊阡。

良苗怀新交翠浪,一刻漭作蛟龙渊。

仓皇老释竞祈祷,搬移儿女争牵连。

村庄草屋浮断梗,黄流黑气蒸腥膻。

市民运土积塍脊,危如燕垒悬杗前。

中宵突尔駃一决,尽与河伯裾相牵。

或云岳渎潴魍魉,呴沫吹浪如吹煎。

昌黎谕鳄许戮蜃,古今此理容或然。

粤从天一中入坎,水德流动随乾圜。

彝伦攸斁五行汩,君舟民水几覆颠。

神姒凿窟踰九载,到今三千七百年。

三时粟麦天不雨,苍生何赖无瘠捐。

天变不能违者水,民命自以君为天。

当今君相即尧禹,蓄积期会谁当先。

灵均李杜在水部,叫天为我笺长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水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天灾带来的痛苦和困扰,以及对民众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

首先,"玉斗山人归自鲁,迂途携酒酬谪仙"一句,以轻松的语调开篇,但随即转向严肃的主题。诗人在描述大水时,用了"丹阳滞留十日雨,坐见平陆成长川"来形容连绵不断的雨水和河流的迅速膨胀,这种描写充分表现出自然灾害的突然和猛烈。

接着,"不冲不激不澎湃,漫高漫长漫嚣尘"四句,用极富有力的语言描述了洪水泛滥的情景。水势虽然没有直接冲击,但其漫过平原,积淀成泥沙的场面,却展现出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

诗中还通过对黄池地形和筑堤种柳的细节描写,反映了洪水对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严重影响。"良苗怀新交翠浪,一刻漭作蛟龙渊"则生动地表现出农作物遭受破坏,变成一片汪洋。

而后面的几句,则揭示了洪水导致的社会问题,如仓皇老释竞祈祷、搬移儿女争牵连,以及村庄草屋浮断梗、黄流黑气蒸腥膻等,都是对灾难中人们苦况的真实写照。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昌黎谕鳄许戮蜃,古今此理容或然"一句,似乎在探讨天灾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随后的几句,则是对水患来龙去脉的一种哲学思考。

最后,"当今君相即尧禹,蓄积期会谁当先"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治理洪水、救助民众的迫切期待,以及对领导者的殷切希望。"灵均李杜在水部,叫天为我笺长编"则是诗人对历史上能以文辞解决问题的人物表示敬仰,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身对于文字力量的信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大水带来的灾难,也反映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对历史智慧的尊重。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彭泽祭陶靖节祠

呜呼,典午去矣,柴桑归矣,黄花老矣,徵士卒矣。

尚飨。

形式: 古风

登秦邮文游亭天壁亭长歌

湖天澹澹湖水碧,湖风冉冉湖云收。

湖白几顷菰米地,湖汊几摺芦花洲。

几千万劫走尽夜,三十六镜磨春秋。

江南狂客归自鲁,骑驴载酒游文游。

文游已落钟鼓界,斯文丧矣游人羞。

蚌胎明月吸莘老,鸦背落日悲少游。

东坡双井化异物,神光奕奕穿斗牛。

文章不逐岁月老,精爽常与天地流。

赏心倘得际美景,薄才自许追前修。

安得老米鸡距笔,生绡百疋横戈矛。

守台旧卒年九十,颐隐于脐肩过头。

六十年前边鄙事,且言且泣气咽喉。

甚言秦欲帝万世,据此要地置急邮。

海田陵谷无定在,如今非项亦非刘。

王生感慨重抵掌,惊起一片湖中鸥。

鸥飞没入翠烟里,乾坤纳纳归双眸。

何当飞出天壁外,春风吹散眉峰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题陶狄二贤祠

丰碑大字极誉扬,并祀渊明与狄梁。

宇宙事皆吾己分,君臣义亦本天常。

休官彭泽当存晋,取日虞渊合为唐。

自是后人无远识,不知遗臭与流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焦山吸江亭

甲子三千六百期,此山崒嵂起何时。

雄吞海渎金狮子,霸断吴门铁犍儿。

水镜照空三国恨,浪鼋撞破六朝悲。

后来尽有无穷事,留与他年再赋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