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蔡子直

官局诚俱冷,交盟信不寒。

风霜两鬓白,冰檗一心丹。

未剖方州竹,犹熏画省兰。

北宫陪论定,应似汉丁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官场的气氛确实冷淡,友情却始终如一不减寒意。
历经风霜,两鬓已斑白,但内心的热情如冰檗般鲜艳。
还未打开州府的事务,仍然能闻到朝廷书房中的兰花香气。
在北宫参与决策,应该像汉代的丁桓一样有才学和影响力。

注释

官局:官场。
诚:确实。
俱:都。
冷:冷淡。
交盟:友情。
信:确实,始终。
不寒:不减寒意。
风霜:风霜劳苦。
两鬓:两边的鬓发。
白:斑白。
冰檗:比喻坚贞不渝的心。
一心丹:内心热烈如丹。
未剖:还未处理。
方州竹:州府的事务,比喻政务。
犹熏:仍然能闻到。
画省兰:朝廷书房中的兰花,象征高雅。
北宫:皇宫北面,代指朝廷。
陪论定:参与决策。
应似:应该像。
汉丁桓:汉代的丁桓,以才学著称。

鉴赏

这首诗的鉴赏如下:

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政治抱怨的诗作。开篇“官局诚俱冷,交盟信不寒”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朝廷中冰冷的官僚气氛和难以触及的深层盟誓,透露出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与无奈。接着“风霜两鬓白,冰檗一心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风霜代表着岁月的磨砺,使得诗人的头发变白,而内心却如同坚硬的丹青石,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意志。

“未剖方州竹,犹熏画省兰”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州竹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才华或抱负,而“未剖”意味着这些潜力尚未得到施展;“犹熏画省兰”则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尽管现在处境艰难,但内心深处仍存留着那份温暖和高洁。

最后,“北宫陪论定,应似汉丁桓”两句通过历史的参照,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政治局势的不满与批判。北宫可能指的是朝廷或权力中心,而“陪论定”意味着在那里讨论和决定国是;“应似汉丁桩”则将当前的情形比作历史上的暴君,暗示了诗人对现行政策的深刻不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与隐喻,展现了一位政治家或士大夫在困顿时期的内心挣扎与外界抗争。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复杂,既有对个人理想和抱负无法施展的哀伤,也有对于腐败政治环境的愤懑,同时也蕴含着坚持正义不屈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和蹇侍郎七言四韵

金支烨烨映宣宫,致福诚由上德崇。

九庙灵光流自远,七明嘉种感潜通。

瑞图丹采终难状,药谱神功未易通。

更览诸公赓和句,方知汉祀曲非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又送石舍人

予告西还上宠优,辉华行李照亭邮。

内朝簪橐虚严直,故国山川想旧游。

一去秋光连栈道,及归春色动皇州。

眼看景物皆清绝,定有佳章到处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其三)

昔美都门祖二疏,太冲篇咏贵良图。

不闻宾主俱公鼎,未见篇章出宝跗。

河岳英灵添赋咏,都人士女竞欢娱。

皆言元老归休盛,恩礼便蕃自古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三月二日奉诏赴西园曲宴席上赋呈致政开府太师三首(其二)

邦人钦伫见仪刑,诏使相望对宠灵。

位冠三公师尚父,躬全五福寿康宁。

久留行色春过半,乍别天颜涕欲零。

谁识上心优老意,从行仍许鲤趋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