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咏(其五)阊门

吴门耸阊阖,迎送每跻攀。

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

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

白傅归休处,盘桓几厚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苏州城门高耸,如同阊阖天门,人们常常登临出入。
这里的道路通向京城,师子山像一片云彩般映入眼帘。
远处,孤雁飞翔,渔夫垂钓,柳树在离别的人们之间轻轻摇曳。
白居易的归隐之处,我徘徊许久,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美景。

注释

吴门:指苏州城门。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形容苏州城门高大壮观。
每:常常。
跻攀:攀登。
一水:一条河。
帝乡:京都,这里指长安。
师子山:可能指苏州的名胜,如狮子林。
落鸿:南飞的大雁。
渔钓:垂钓的渔夫。
斜柳:倾斜的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
白傅: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
归休:归隐。
盘桓:徘徊,逗留。
厚颜:厚脸皮,此处可能表示作者对美景的留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苏州十咏》系列中的第五首,题为《阊门》。诗人以苏州的标志性建筑阊阖门为背景,描绘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貌和人文气息。

"吴门耸阊阖,迎送每跻攀",开篇便展现出阊门的雄伟壮观,以及人们频繁进出的热闹景象,仿佛可以感受到古城的历史厚重和活力。

"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诗人通过"一水"和"片云"的意象,寓言苏州如人间仙境,师子山则象征着城市的守护与宁静。这两句诗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苏州的山水之间。

"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进一步描绘了苏州的自然景色,落雁与垂钓的渔人构成了一幅闲适的江南画卷,而斜阳映照下的柳树,则增添了离别的淡淡愁绪。

最后,"白傅归休处,盘桓几厚颜",诗人提及白居易(白傅)的归隐之地,表达了对苏州历史文化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事的感慨。

整首诗以景抒情,借物寓意,展现了苏州的风土人情和诗人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苏州十咏(其六)灵岩寺

古来兴废一愁人,白发僧归掩寺门。

越相烟波空去雁,吴王宫阙半啼猿。

春风似旧花犹笑,往事多遗石不言。

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节满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陈质殿丞挽歌词

贤者逝如斯,皇天岂易知。

众人皆堕泪,君子欲安碑。

几世传清白,满乡称孝慈。

贤哉生令嗣,遗秀在兰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京口即事

突兀立孤城,诗中别有情。

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

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

六朝人薄命,不见此升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依韵和介之未开菊

本非桃李色,佳节敢先开。

席上无言晚,霜前幸未摧。

芳心应有待,真赏直须催。

愿上金樽寿,何伤蝶不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