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其二)

几回山脚又江头,绕著孤芳看不休。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

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

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多次在山脚下和江边徘徊,独自欣赏那孤独的芬芳不愿停歇。
它只有一种清新的美,没有我所喜爱的,却有十分的孤寂,仿佛与我的忧愁共鸣。
任由月下老人偶尔显现,但因春寒而只能短暂停留。
最终,我会与朋友们谈论这些,海棠花无需为此感到羞愧。

注释

山脚:指山下或山边的位置。
江头:江边,河流的下游。
孤芳:形容独自盛开的花朵。
月老: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神仙。
春寒:春天的寒冷天气。
公言:公开的言论,此处可能指与朋友的交谈。
海棠:一种花卉,常被用来象征女性或爱情。
包羞:感到羞耻,此处指海棠花无需为某种情况感到不好意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梅花(其二)》,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风姿。首句“几回山脚又江头”,通过反复的行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迷恋和追寻。次句“绕著孤芳看不休”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独特魅力,让诗人不愿离去。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两句,诗人赞美了梅花的清雅和孤寂,仿佛这孤芳的美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带给他淡淡的忧愁。接下来,“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暗示了即使月下相逢,也因春寒而不能久留,流露出诗人对梅花短暂开放的惋惜。

最后两句“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诗人将梅花与海棠相比,表达出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认同,认为它无需像海棠那样担心被人观赏,因为它的美是自然且值得欣赏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孤芳自赏和清冷之美,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赞美,同时也寓含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淡泊情怀。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梅花二首(其二)

孤根何事在柴荆,村色仍将腊候并。

横隔片烟争向静,半粘残雪不胜清。

等闲题咏谁为愧,子细相看似有情。

搔首寿阳千载后,可堪青草杂芳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梅花二首(其一)

宿霭相粘冻雪残,一枝深映竹丛寒。

不辞日日旁边立,长愿年年末上看。

蕊讶粉绡裁太碎,蒂疑红蜡缀初乾。

香刍独酌聊为寿,从此群芳兴亦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淮甸南游

几许摇鞭兴,淮天晚景中。

树林兼雨黑,草实著霜红。

胆气谁怜侠,衣装自笑戎。

寒威敢相掉,猎猎酒旗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淮甸南游

幽胜程程拟遍寻,不妨淮楚入搜吟。

藓莎篱落溪庄静,松竹楼台坞寺深。

数抹晚霞怜野笛,一筛寒水羡沙禽。

腰间组绶谁能爱,时得闲游是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