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排闷十韵

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

空濛迷远望,萧瑟送寒声。

衣润香偏著,书蒸蠹欲生。

坏檐闻瓦堕,涨水见堤平。

沟溢池鱼出,天低塞雁征。

萤飞明暗庑,蛙闹杂疏更。

药醭时须焙,舟闲任自横。

未忧荒楚菊,直恐败吴粳。

夜永灯相守,愁深酒细倾。

浮云会消散,鼓笛赛西成。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今年夏天长久不下雨,秋天也少见晴天。
远方的景色因迷茫的雾气而模糊,寒冷的气息伴随着瑟瑟秋风传来。
衣物因潮湿而香气更浓,书籍受潮虫害似乎要滋生。
破旧的屋檐下,能听到瓦片坠落的声音,水面上涨,堤岸仿佛被淹没。
沟渠满溢,池塘里的鱼儿跳出水面,天空低垂,大雁南飞作为信号。
萤火虫在昏暗的廊檐间飞舞,蛙鸣与稀疏的更鼓声交织。
药材需要时常晾晒,小船闲置,随意地横在水面。
我不担心荒凉的楚地菊花凋零,只怕吴地的稻米因歉收而败坏。
长夜漫漫,只有灯火相伴,愁绪深重,只能慢慢酌酒消愁。
浮云终将消散,如同节日的鼓笛声,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注释

久无雨:长时间没有下雨。
从秋:进入秋天。
空濛:迷茫的雾气。
萧瑟:形容秋风凄凉。
衣润:衣物湿润。
香偏著:香气更加浓厚。
书蒸:书籍受潮。
蠹欲生:虫害似乎要滋生。
坏檐:破旧的屋檐。
瓦堕:瓦片坠落。
涨水:水面上涨。
堤平:堤岸仿佛被淹没。
塞雁:大雁南飞。
征:信号。
萤飞:萤火虫飞舞。
蛙闹:蛙声嘈杂。
药醭:药材上的湿气。
焙:晾晒。
未忧:不担心。
败吴粳:吴地稻米可能减产。
夜永:长夜。
愁深:愁绪深重。
鼓笛赛西成:比喻节日的庆祝活动。

鉴赏

这首宋诗《秋雨排闷十韵》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通过描绘秋天连绵的秋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烦闷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首联“今夏久无雨,从秋却少晴”点出雨季的转变,透露出诗人对干旱的忧虑。颔联“空濛迷远望,萧瑟送寒声”描绘了雨后的朦胧景色和凄凉氛围,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接着,诗人写到衣物因湿气而香气更浓,“衣润香偏著”,书页受潮则虫害滋生,“书蒸蠹欲生”。屋檐漏水,积水上涨,“坏檐闻瓦堕,涨水见堤平”,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了雨势之大。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借景抒情,鱼儿跃出沟渠,塞雁南飞,萤火虫在昏暗中闪烁,蛙鸣与更声交织,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喧闹。诗人借此表达闲适与无奈的情绪。

“药醭时须焙,舟闲任自横”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琐碎思考,以及对自然的顺应。他并不担心菊花的生长,反而担忧稻米可能因雨涝受损。“夜永灯相守,愁深酒细倾”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借酒浇愁的情境。

最后,诗人以“浮云会消散,鼓笛赛西成”收尾,寄寓希望于未来的晴朗和节日的欢庆,展现出积极乐观的一面。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面对秋雨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食蜂儿有感

蜂儿虽小物,各自有君臣。

夺食已非义,焚巢兹不仁。

杀身缘底罪,作俑定何人。

不惮高论直,宁辞远送珍。

解包颜有喜,入坐齿生津。

海错休前列,山肴且不陈。

其谁心恻怛,为汝鼻酸辛。

愿下孩虫令,恩倾雨露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雪中登王正中书阁

对雪同谁语,登楼似欲仙。

人家修月户,丈室散花天。

山拥钩帘外,江横隐几前。

寒深落雁渚,清集钓鱼船。

扶病从摩诘,销忧得仲宣。

展书明细字,烹茗湿疏烟。

月好还同梦,诗成已下弦。

明年傥相忆,一为到关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七月一日复大雨用前韵

山头一寸云,山下一尺雨。

青天在层阴,未用遽披睹。

悬知垄亩间,不著蓑笠禦。

呼儿趣秧稻,唤妇催酿黍。

使君同戚休,有味胜鼎俎。

似闻小人言,无复怨詈汝。

行看黄云翻,不独翠浪舞。

饬厨办千觞,饮客醉一举。

不知城东湖,今复深几许。

鸥鹭莫相疑,龟鱼且为主。

形式: 古风

三次苏字韵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

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

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于菟。

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