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蜂儿有感

蜂儿虽小物,各自有君臣。

夺食已非义,焚巢兹不仁。

杀身缘底罪,作俑定何人。

不惮高论直,宁辞远送珍。

解包颜有喜,入坐齿生津。

海错休前列,山肴且不陈。

其谁心恻怛,为汝鼻酸辛。

愿下孩虫令,恩倾雨露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蜜蜂虽小,也有自己的社会秩序。
掠夺食物是不义,焚烧蜂巢则是残忍的行为。
它们因何获罪,又由谁开始这样的恶行?
它们不怕直言高论,也不拒绝远方的珍品馈赠。
打开包裹,它们露出喜悦,坐在那里,让人牙齿生津。
海鲜不必摆在前面,山间的野味也暂且不陈列。
是谁内心悲痛,为你们的遭遇感到酸楚?
我希望能解除你们的困境,如同春雨般恩惠普降。

注释

蜂儿:蜜蜂。
君臣:社会等级。
夺食:掠夺食物。
义:道德准则。
焚巢:焚烧蜂巢。
仁:仁慈。
缘底罪:为何获罪。
作俑:始作俑者。
高论:直言。
远送:远方赠送。
颜有喜:露出喜悦。
齿生津:令人兴奋。
海错:海鲜。
山肴:山间野味。
恻怛:悲痛。
鼻酸辛:为...感到酸楚。
孩虫:蜜蜂。
恩倾雨露春:如春雨般的恩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食蜂儿有感》,通过对蜜蜂的描绘,表达了对弱小生命的同情和对不义行为的批判。首联“蜂儿虽小物,各自有君臣”以蜜蜂的社会秩序比喻世间万物各有其生存法则,即使微小如蜂,也有其组织和分工。接下来,“夺食已非义,焚巢兹不仁”批评了掠夺蜜蜂食物和破坏其家园的行为,认为这是不道德和残忍的。

诗人进一步思考蜜蜂的悲剧,提出“杀身缘底罪,作俑定何人”,暗示这样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罪恶。他表达出对公正和怜悯的坚守,即使面临争议,也“不惮高论直,宁辞远送珍”,愿意公开讨论并给予蜜蜂应有的尊重。

“解包颜有喜,入坐齿生津”描绘了品尝蜜蜂的喜悦,但诗人并未沉溺于口腹之欲,而是意识到它们的牺牲,感到心中酸楚。“海错休前列,山肴且不陈”表明他决定不再享用这些美食,以示对蜜蜂的敬意。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其谁心恻怛,为汝鼻酸辛”,表达对蜜蜂的深深同情,希望人们能体会到它们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小小的蜜蜂,揭示了对生命尊严和公正的深刻关怀,体现了曾几的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雪中登王正中书阁

对雪同谁语,登楼似欲仙。

人家修月户,丈室散花天。

山拥钩帘外,江横隐几前。

寒深落雁渚,清集钓鱼船。

扶病从摩诘,销忧得仲宣。

展书明细字,烹茗湿疏烟。

月好还同梦,诗成已下弦。

明年傥相忆,一为到关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七月一日复大雨用前韵

山头一寸云,山下一尺雨。

青天在层阴,未用遽披睹。

悬知垄亩间,不著蓑笠禦。

呼儿趣秧稻,唤妇催酿黍。

使君同戚休,有味胜鼎俎。

似闻小人言,无复怨詈汝。

行看黄云翻,不独翠浪舞。

饬厨办千觞,饮客醉一举。

不知城东湖,今复深几许。

鸥鹭莫相疑,龟鱼且为主。

形式: 古风

三次苏字韵

陶诗虽瘠元非枯,确论近出眉山苏。

君诗不赠世作者,以暗投我如投珠。

鄙人摹写不成就,妄指画狗为于菟。

安得才似柳刺史,好辞玉佩鸣琼琚。

形式: 古风

三老亭

华发累朝人,苍髯几时树。

政恐郢斤寻,明堂要材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