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许椿的《孟姜女石》以孟姜女的故事为题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诗的开篇“我昔看山在乍浦”,以回忆的方式引入故事背景,仿佛诗人亲自见证了那段历史。接着,“傍有石砥临行路”描绘了那块承载着故事的石头,位于道路旁,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悲欢离合。诗句“至今相传是秦时,孟氏当年衣处”将读者带入了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孟姜女的故事由此展开。
“老眼拂拭曾见之,临风搔首空嗟咨”表达了诗人对这块石碑的感慨,仿佛他亲眼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却只能徒然叹息。接下来,“想当衣成亲寄远,持慰杞梁千里思”描绘了孟姜女为丈夫送葬,千里迢迢,以衣为信,寄托思念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筑城未成夫死久,誓言从之埋夫后”讲述了孟姜女为了丈夫的遗愿,不惜一切代价,最终誓言随夫而去,埋骨长城边的故事。这一段描述中,“恸苦号天天亦愁,长城一倒名不朽”更是将孟姜女的悲痛之情推向高潮,长城倒塌象征着她对丈夫爱情的永恒纪念,即使在天人永隔的情况下,这份情感依然不朽。
最后,“秖今吴兴尚甲兵,三关格斗殊未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与孟姜女故事中的悲剧形成对比,引出对和平的渴望。“岂无贞烈若此妇,使君当为闻其名”则表达了对像孟姜女这样的女性英雄的敬仰与怀念,希望人们能记住她们的英勇事迹。
“君不见望夫山头人立玉,壮士观之发如竹”以形象的比喻收尾,将孟姜女的形象比作山头的人立玉,而壮士观之则让自己的头发如同竹子般竖起,既表现了对孟姜女形象的赞美,也暗示了人们对她的故事的深刻共鸣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孟姜女故事的深情演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也蕴含了对爱情、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