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傅帅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辰

牙城霜月红,稚耋拥晴昼。

百拜黄堂前,共上太守寿。

皆谓去年时,黠虏已深寇。

一炮惊江南,衢婺几失守。

徬徨千里心,窜逸欲相蹂。

公以活人手,衔金力营救。

信赏激忠勇,厚礼罗杰秀。

坐回虏马头,遁去如惊兽。

邦人未遑息,鼠辈复狂嗾。

郡兵无奇画,辙乱失领袖。

闭关守孤城,惴慄鹿在囿。

我公登高墉,威德即下覆。

仰见吾父者,欢舞悉解胄。

一犁春雨耕,乐业遂如旧。

生成荷终始,铭刻念前后。

公之所常活,庸可亿万究。

吾闻天地间,祸福靡虚授。

阴功满东吴,冥报岂容缪。

当能寿我公,炯炯如列宿。

下吏闻此言,喜跃倒冠绶。

中兴须钜人,理亦天所祐。

矧复有厚德,福禄宜愈茂。

自恨如漂萍,孤迹太冗陋。

邑佐虽贱役,不许久奔走。

行将罢摘尾,违远去左右。

敛板集公门,依依已延脰。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时期一位名叫傅帅的人物在生辰之日的场景。首句“牙城霜月红”以冷艳的月色烘托出节日的气氛,接着写老少百姓在晴朗的白天聚集在官府前,为太守祝寿,反映出民众对地方长官的敬爱。诗人回忆去年敌人入侵的紧张局势,炮火惊扰江南,衢婺等地险些失陷,而傅帅凭借智勇,成功救援,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感激。

诗中提到傅帅的仁政激发了士兵的忠诚,敌人闻风丧胆,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诗人感慨傅帅的功德无量,认为他的善行必能得到天地的庇佑,不仅个人长寿,还能带来地方的繁荣。自己虽然身份卑微,但愿意追随傅帅左右,直到结束任期。

最后,诗人表达对傅帅的深深敬意,表示将在生辰这一天向他致敬,并期待傅帅的福禄更加深厚。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对地方贤臣的赞美和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代答

高才沐新诗,笔力回万牛。

讽我挽河汉,溥将膏泽流。

吾闻天甚仁,爱民颁九畴。

人间失彝叙,乃有偏毗忧。

列星但随旋,一气同浮游。

讵敢弄天柄,私恩回旱头。

胡不自修德,和气浃九州。

奚烦雕肾肠,诗章远相求。

君其谕乡邻,此外无良谋。

尚几驻车骈,俯为观有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冬至春不雨元夕后一日雨作邦人甚喜

晴冬酿春温,气候如浊酒。

我虽六尘清,亦若醉一斗。

朝来天风云,高叶聚良久。

向晚等甘露,数点断还有。

迤逦万瓦鸣,飘潇近窗牖。

郁陶散襟怀,秀润入花柳。

出门闻笑语,蹈舞皆白叟。

指予西江水,不可到南亩。

十日田无秧,奈此家数口。

乃知天地心,慈爱均父母。

吾侪拙于言,额上但加手。

人穷诗或工,肯为作诗否。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出江(其一)

四岸出前江,开帆破洪浪。

何必春水船,而后始天上。

一家五年别,万里远来访。

自闻橹声近,延首日颙望。

今朝两相即,悲喜不可状。

牵衣小儿笑,叙事老妻怆。

一杯藜藿羹,敢谓复同饷。

地气既疏泄,山居亦清旷。

米贱不愁贫,时和定无瘴。

相与戴君恩,形影且依傍。

惟怜囚罪身,此去几时放。

欲以问白鸥,白鸥波浩荡。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出江(其二)

随缘禽在笼,观道蚁旋磨。

忽此作江行,开窗得虚坐。

回首城邑卑,极目天地大。

千山雨后绿,瘴烟不敢涴。

古木猿数枚,野渡僧一个。

蕉心黄渐肥,荔子红欲破。

净练铺其中,到底只容柂。

烟消日乍出,四顾无所唾。

随行欠王维,笔墨愿借过。

收作小图画,素壁时横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