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吾尝观中夏,地平如砥石。

幅员数万里,车马通辙迹。

帝宅居土中,紫垣当辰极。

长江断其南,绝塞经其北。

东海西流沙,天为限夷狄。

三代千馀年,天子虽务德。

实以险为恃,四夷皆潜匿。

汉唐德稍衰,地胜岂殊昔。

暂来还亟去,不敢窥城壁。

石晋一失谋,六州沦胡域。

天地破扃鐍,山川无阻阨。

贻尔子孙患,固知非远策。

桓桓周世宗,三十纂尧历。

一岁破河东,刘崇丧精魄。

再岁复秦凤,不庭自柔格。

三岁出南狩,王师拯焚溺。

江北十四州,取之如卷席。

四岁征关南,曾不发一镝。

三州相继降,德声畅蛮貊。

李昪请臣妾,钱镠修贡职。

帝欲因兵锋,乘胜务深击。

直取幽州城,拓土开疆埸。

重收虎北口,复关闭寇贼。

是时战屡捷,六军气吞敌。

平吴如破竹,成功在顷刻。

惜哉志不就,暴疾生中夕。

帝宋承大宝,声名发丕赫。

全蜀献土地,举吴上图籍。

荆潭与瓯闽,助祭来匍匐。

开城纳江俘,御楼受晋馘。

区内一正朔,六州独割剔。

愤愤柳崇仪,才宏包旦奭。

生长在河朔,耳目熟金革。

旗鼓朝治兵,酒肴夜结客。

握臂说心诚,倒囊推金帛。

客以豪杰士,遇侯颇感激。

往来达厥诚,生死愿效力。

万德纳我说,洞然绝嫌隙。

事成已有萌,侯去何云亟。

豪杰夜空回,帐中屡叹息。

我览此二事,天意终难测。

抚卷一感伤,两眼泪潸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石介所作,名为《感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历史变迁、朝代更替以及个人英雄情结的深刻反思。

开篇“吾尝观中夏,地平如砥石”两句,描绘了一个广阔而平坦的国土形象,“幅员数万里,车马通辙迹”则展现了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交通的发达。接着,“帝宅居土中,紫垣当辰极”具体指出了都城的宏伟和皇权的尊贵。

接下来几句“长江断其南,绝塞经其北。东海西流沙,天为限夷狄”,通过地理环境的描写,勾勒出一个广大的国境及边疆的防御线。紧接着,“三代千馀年,天子虽务德。实以险为恃,四夷皆潜匿”表达了对古代盛世以及皇帝依靠地理优势维护国家安全的赞美。

诗人随后转向现实,指出了“汉唐德稍衰,地胜岂殊昔。暂来还亟去,不敢窥城壁”的历史变迁与个人英雄情结的落差。在接下来的几句中,“石晋一失谋,六州沦胡域。天地破扃鐍,山川无阻阨”则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乱和国土的丧失。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后代子孙的忧虑,“贻尔子孙患,固知非远策”,以及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随后的“桓桓周世宗,三十纂尧历。一岁破河东,刘崇丧精魄”等句,讲述了历史上某个王朝迅速崛起和衰落的事迹。

诗中还记叙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如“四岁征关南,曾不发一镝。三州相继降,德声畅蛮貊”、“江北十四州,取之如卷席”,展现了一个王朝的扩张和统治过程。

然而,这种成功和辉煌并没有持续,“帝欲因兵锋,乘胜务深击。直取幽州城,拓土开疆埸”表达了一种急于求成却忽略了长远考虑的战略失误。而后“惜哉志不就,暴疾生中夕”则揭示了一个英雄人物生命的脆弱和历史转折的无常。

诗人继续讲述历史往事,“帝宋承大宝,声名发丕赫。全蜀献土地,举吴上图籍”等,描绘了另一个朝代的兴起与对疆土的管理。紧接着,“荆潭与瓯闽,助祭来匍匐。开城纳江俘,御楼受晋馘”则展现了一种和平与战争交织的复杂历史。

最后一段“区内一正朔,六州独割剔。愤愤柳崇仪,才宏包旦奭”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赞美,以及个人情感与历史大势之间的矛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反思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世界。

收录诗词(179)

石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蜀地多山而少平田因有云

五谷无种处,蜀民土田窄。

痴岩顽石长不休,诜诜赤子将何食。

形式: 古风

蜀道自勉

潮阳瘴烟黑,去京路八千。

吏部有大功,得罪斥守藩。

朝冲江雾行,夜枕江涛眠。

蛟蜃作怪变,时时攀船舷。

鱼龙吐火焰,往往出波閒。

故为相恐怖,倏忽千万端。

道在安可劫,处之自晏然。

我乏尺寸效,月食二万钱。

自请西南来,此行非窜迁。

蜀山险可升,蜀道高可缘。

上无岚气蒸,下无波涛翻。

步觉阁道稳,身履剑门安。

惟怀吏部节,不知蜀道难。

形式: 古风

嘉州读邸报见张叔文由御史台主簿改著作佐郎依旧在台

惊闻除目到遐荒,病眼偏明喜倍常。

古节旧如台柏直,青衫新惹阁芸香。

中庐夜宿群经蠹,北户朝趍满简霜。

主簿虽卑官渐紧,近来应有谏书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刘中都

吾登泰山上,下视何纷纷。

彼角而走者,孰为麟与麇。

彼茁而生者,孰为萧与芸。

伯乐不复出,驽骥终同群。

卞和不再生,珉玉将谁分。

吁哉刘中都,高标凌浮云。

诸侯不荐士,外府不策勋。

冉冉趋黄绶,勤劳徒尔云。

我愧势力小,不能叫吾君。

勿改芳兰性,林深须自薰。

勿隐冲鹤声,天高当自闻。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