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朔日启程由上海归舟中作

月黑霜凝点客衣,寥天雁影乍南飞。

一池水问干何事,万里风劳远送归。

测镜回看星贯索,解装待问石支机。

旁人莫误三能望,遥指银潢望紫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九月朔日启程归乡途中所见之景,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月黑霜凝点客衣,寥天雁影乍南飞”,以夜色深沉、霜寒凝结、月光隐没的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接着,南飞的大雁在寥廓的天空中留下身影,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一池水问干何事,万里风劳远送归”,通过一池静水和万里长风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乡之情。水池仿佛在询问归途的意义,而万里长风则似乎在为诗人远行劳顿。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内心情感巧妙结合,使得诗意更加丰富。

颈联“测镜回看星贯索,解装待问石支机”,运用了古代占星术和传说中的故事,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测镜回看,暗示着对命运的审视;星贯索、石支机,则分别引申出对未知世界的探寻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尾联“旁人莫误三能望,遥指银潢望紫微”以旁人误认、遥指银河、望向紫微星的细节收束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也寄托了对理想与希望的追求。银河与紫微星的意象,既象征着遥远的故乡,也是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离家远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到家

处处风波到日迟,病身憔悴尚能支。

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仍逢剪韭时。

大海走鳗寻有迹,老翁失马卜难知。

援琴欲鼓《拘幽操》,月在中天天四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感事(其一)

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训政典留贻。

谁知高后垂帘事,又见成王负扆时。

九鼎齐鸣惊雉雊,千金悬格购龙医。

白头父老纷传说,上溯乾嘉泪欲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感事(其二)

上变飞腾赤白囊,两端首鼠疾奔忙。

刚闻赤板连名奏,便召长枪第六郎。

驰骑锁门谋大索,屯桥阻水伺非常。

珠襦武帐诸臣侍,亟诏明晨幸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感事(其三)

推车弄顶看文康,变态真如傀儡场。

五百控弦谋劫制,一丸进药失先尝。

传书信口诃西母,改制称尊托素王。

九死一生仍脱走,头颅声价重天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