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五一)

丹霞烧却木佛,翠微供养罗汉。

一人左手抬,一人右手按。

宾主既历然,吾道一以贯。

师子独游行,岂复求侣伴。

团圞擘不开,打鼓普请看。

虽不直分文,倾国不肯换。

形式: 偈颂 押[翰]韵

翻译

丹霞的热情焚烧了木制佛像,青翠山色中供奉着罗汉们。
一人用左手托起,一人用右手按住。
主人和宾客都清晰可见,我的道路始终如一。
狮子独自漫步,不再寻求伴侣。
团团围拢无法分开,击鼓邀请大家观看。
虽然没有实际价值,但我宁愿不要任何交换,哪怕是整个国家。

注释

丹霞:红霞。
木佛:木质佛像。
翠微:青翠的山色。
供养:供奉。
历然:明显的样子。
师子:狮子。
侣伴:伴侣。
团圞:围成一圈。
擘:分开。
打鼓:击鼓。
普请:邀请所有人。
直分文:没有实际价值。
倾国:整个国家。

鉴赏

这首宋朝禅宗大师释宗杲的偈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首句“丹霞烧却木佛”象征着舍弃外在的执着与形式,木佛代表世间的一切物质和概念,被“丹霞”(可能指内心的热情或智慧之火)所净化。接下来,“翠微供养罗汉”则转向内在的精神追求,翠微暗示超凡的境界,罗汉象征修行者的觉悟。

“一人左手抬,一人右手按”描绘了一种静态而坚定的画面,像是禅定中的姿势,寓意着修行者自我支撑、内外合一的状态。接着,“宾主既历然,吾道一以贯”表达了对佛法道路的清晰认识和坚持,强调了道统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师子独游行,岂复求侣伴”以狮子比喻高僧的独立与威严,表明修行者无需外在的同伴,独自也能前行。最后两句“团圞擘不开,打鼓普请看”运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佛法不可分割的完整性,就像一个紧密的团圞无法分开,只有通过“打鼓普请看”的仪式,让人心灵震动,领悟其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舍弃、内省、独立和领悟的主题,体现了宗杲禅师对于佛法精深的理解和实践。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五○)

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公案两重,一状领到。

露刃吹毛,截断纲要。

脱却鹘臭衫,拈了炙腊脂帽,大坐当轩气浩浩。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九)

不落与不昧,半明兼半晦。

不昧与不落,两头空索索。

五百生前个野狐,而今冷地谩追呼。

座中既有江南客,休向樽前唱鹧鸪。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七)

冤有头,债有主。偶因失脚倒地,至今怨入骨髓。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六)

这僧问赵州,赵州答赵州。得人一马,还人一牛。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好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