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情多与道相违,偶忽公闲便息机。
贪竞已从心下绝,爱憎还觉眼中稀。
时文鍊漉教归正,圣易参研尽入微。
本要资身兼报国,安知四十九年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澄明的状态。开篇"世情多与道相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争和道德规范之间冲突的感慨,但接着"偶忽公闲便息机"则是说在某个偶然的清闲时刻,内心的矛盾得以暂时平息。接下来"贪竞已从心下绝,爱憎还觉眼中稀"意味着诗人已经摆脱了贪婪和争斗的心态,即便是对爱恨的情感也变得淡漠,这种超然的境界体现了诗人的修为。
随后"时文鍊漉教归正,圣易参研尽入微"则是在说诗人通过深入研究古代典籍和哲学思想,将复杂的道理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内在的理解。这一段话显示了诗人的博学和对知识的追求。
最后"本要资身兼报国,安知四十九年非"是说诗人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国家的责任相结合,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即便到了49岁这个年龄,也不确定是否已经真正达到预期的人生目标。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国家责任的思考。
不详
浮世事无限,何须要到头。
壮心为客尽,孤迹卧云休。
匣剑已全弃,林僧亦少酬。
从来愁恨意,乞待外人愁。
客亭杨柳叶初残,歌咽秋空惨别颜。
吟爱好峰归越路,醉冲寒雨出秦关。
烟萝庭户重栖倚,渔浦人家旧往还。
纵使功名无分得,免教心在怨尤间。
奢竞苦不息,生民只有冤。
谁搜元化窟,凿断丽华根。
使绝侵夺苦,著为明圣恩。
何烦重师古,即此是羲轩。
分到知心死不轻,几年曾是怆离情。
微风吹雨雁初下,落叶满阶虫正鸣。
时静苦嫌论剑略,簟凉频喜转琴声。
从来共约云泉老,肯向人间占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