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乘马送彭元亮

君乘马兮余追于丘,君乘舟兮余望于沙。

远而不见兮涉江与淮。

岂无人兮余望余之所思,鸿鹄高飞兮孰知其志。

道之将行兮又将焉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哲理。首句“君乘马兮余追于丘”,以“君”和“余”的角色设定,生动地展现了送别时的场景,一人骑马前行,一人在后追随,画面感十足。接着,“君乘舟兮余望于沙”进一步扩展了这一场景,从陆地到水上,空间的变化增加了离别的意境。

“远而不见兮涉江与淮”一句,通过“远”和“不见”表达了距离的遥远和离别的伤感。诗人跨越了江河,却仍无法触及对方,这种空间上的阻隔,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岂无人兮余望余之所思”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周围有人,但心中所想的只有那个即将远行的人。这种内心的独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不舍。

“鸿鹄高飞兮孰知其志”借用鸿鹄高飞的典故,隐喻友人远行的志向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切与祝福。鸿鹄虽高飞,但其志向何在,无人能知,这既是对友人旅途未知的感慨,也是对其追求理想的敬佩。

最后一句“道之将行兮又将焉求!”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前路如何,都只能顺其自然,无需过多的求索或强求。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顺应天命,随遇而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妾薄命

妾薄命,当语谁,身年二八为娇儿。

阿母岁岁不嫁女,二十三十颜色衰。

天公两手抟日月,下烛万物无偏私。

奈何丑女得好匹,一生长在黄金闺。

美人如花不嫁人,父母既没诸兄疑。

寄书东家小姑道,得嫁莫择君婿好。

他人好恶那得知,失时不嫁令人老。

形式: 乐府曲辞

莲叶何田田

莲叶何田田,宛在水中央。

别离不足念,亦复可怜生。

莲叶何田田,见叶不见水。

贫贱贫贱交,富贵富贵友。

花生满洲渚,不复叶田田。

持身许人易,持心许人难。

形式: 古风

长干行

秋风从西来,吹我庭前树。

闻欢在扬州,却忆姑苏住。

估客离长干,教侬寄书去。

形式: 古风

一车南送孔博士

一车南,一车北,山川悠远无消息。

野风吹草朝日黄,羁旅独憎絺绤凉。

男儿生身高七尺,何苦相思损颜色。

西市日日卖鲤鱼,鱼中会有而寄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