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

结茅得玆地,翳翳村巷永。

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

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翻译

朝阳照射进北方的树林,竹子和树木投下稀疏的影子。
在短短的篱笆间寻找,这里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意境。
原先的住所连一张安稳的床都没有,被当作异乡人而被排斥。
我在这里搭建茅屋,幽静的村庄小巷永远是我的归宿。
经历了几日风雨,园中的菊花绽放出新意。
抬头低头间度过一年时光足够,何需再图谋大片土地。

注释

朝阳:早晨的太阳。
北林:北方的树林。
竹树:竹子和树木。
疏影:稀疏的影子。
短篱:短篱笆。
寻丈:寻找丈量。
无穷境:无尽的意境。
旧居:原来的住所。
一席:一张床。
逐客:被驱逐的人。
屏:排斥。
结茅:搭建茅屋。
玆地:这个地方。
翳翳:幽暗的样子。
村巷:村庄小巷。
永:永远。
数朝:几日。
风雨凉:风雨过后天气转凉。
畦菊:园中的菊花。
新颖:新奇、清新。
俯仰:抬头低头。
卒岁:度过一年。
谋二顷:图谋大片土地。

鉴赏

诗人以鲜明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新居的自然环境和内心情感。在这首诗中,"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写出了晨曦透过林间,照在竹林之中的美丽景象。"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小小院落所蕴含的广阔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透露出诗人的故乡之情和对过往生活的一丝留恋。然而,随着"结茅得玆地,翳翳村巷永"的出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新生活、新环境的接受与适应。

在最后几句中,"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菊花初放的生机。"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则是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心态展现。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新居环境的细腻描写,更透露了他内心对于生活、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幽居乱蛙黾,生理半人禽。

跫然已可喜,况闻弦诵音。

儿声自圆美,谁家两青衿。

且欣集齐咻,未敢笑越吟。

九龄起韶石,姜子家日南。

吾道无南北,安知不生今。

海阔尚挂斗,天高欲横参。

荆榛短墙缺,灯火破屋深。

引书与相和,置酒仍独斟。

可以侑我醉,琅然如玉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宥老楮

我墙东北隅,张王维老谷。

树先樗栎大,叶等桑柘沃。

流膏马乳涨,堕子杨梅熟。

胡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

蹶之得舆薪,规以种松菊。

静言求其用,略数得五六。

肤为蔡侯纸,子入《桐君录》。

黄缯练成素,黝面颒作玉。

灌洒蒸生菌,腐馀光吐烛。

虽无傲霜节,幸免狂酲毒。

孤根信微陋,生理有倚伏。

投斧为赋诗,德怨聊相赎。

形式: 古风

和陶西田穫早稻,并引

蓬头三獠奴,谁谓愿且端。

晨兴洒扫罢,饱食不自安。

愿治此圃畦,少资主游观。

昼功不自觉,夜气乃潜还。

早韭欲争春,晚菘先破寒。

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

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

尚恨不持锄,未免骍我颜。

此心苟未降,何适不间关。

休去复歇去,菜食何所叹。

形式: 古风

和陶下噀田舍穫

聚粪西垣下,凿泉东垣隈。

劳辱何时休,宴安不可怀。

天公岂相喜,雨霁与意谐。

黄菘养土膏,老楮生树鸡。

未忍便烹煮,绕观日百回。

跨海得远信,冰盘鸣玉哀。

茵蔯点脍缕,照坐如花开。

一与蜑叟醉,苍颜两摧颓。

齿根日浮动,自与粱肉乖。

食菜岂不足,呼儿拆鸡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