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晚过行春桥玩月再赋

行春桥上月娟娟,杜若洲西宿画船。

万镜不波天在水,四山沉影夜如年。

已知世事皆身外,肯着閒愁到酒边。

宛转清歌出林表,晚烟依约正苍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春桥上赏月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联“行春桥上月娟娟,杜若洲西宿画船”,以“月娟娟”描绘月色之美,以“杜若洲”点出地点,而“宿画船”则暗示了诗人此刻的悠闲与静谧心境。

颔联“万镜不波天在水,四山沉影夜如年”,运用比喻手法,将水面比作无数镜子,静止不动,天空倒映其中,仿佛与水面融为一体;同时,四面群山的影子在夜幕中显得格外深远,仿佛时间也在此刻凝固,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颈联“已知世事皆身外,肯着闲愁到酒边”,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态度,认为世间的一切纷扰都与自己无关,即便是酒边的闲愁,也难以触动他的心弦,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超然境界。

尾联“宛转清歌出林表,晚烟依约正苍然”,以“宛转清歌”描绘了远处传来的歌声,悠扬而动听,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晚烟依约正苍然”则以烟雾缭绕、苍茫一片的景象,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朦胧美,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富有诗意。

综观全诗,文徵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行春桥上赏月的独特体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虎丘观雨

海涌春岚湿翠鬟,生公台下雨漫漫。

风回阴壑奔泉黑,云锁苍池剑气寒。

净洗尘氛开绝境,不妨烟霭是奇观。

诗人自得空濛趣,悟石轩前独倚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族弟彦端还衡山

彦字诸孙端甫良,秋风访族自衡阳。

百年文物家声在,累叶松楸世泽长。

君视前人应不忝,我于同姓自难忘。

不堪相见还相别,楚水吴山意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旧送彦仁一首追录于此

南望衡阳旧德门,虎符元帅有诸孙。

山川我正怀桑梓,水木君能念本原。

两地衣冠曾不乏,百年忠孝至今存。

相违不尽相留意,狼籍秋风酒满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顾横泾

我别横经三十年,同游都尽独巍然。

渊明谁送东篱酒,季子原无负郭田。

贫病岂知翻益寿,聪明莫道不如前。

相思相见知何地,梦破秦淮月满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