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荷花为子掞赋

西洲一夜温香,随风和梦枝头住。

红衣翠袖,何人知道,横塘日暮。

一水盈盈,千情脉脉,回头频误。

向天涯远道,相思万里,便采得,遗谁去?

直是寻莲等藕,好三春、过却佳期无数。

多少缠绵,而今看取,苦心如许。

烟学愁容,雨偷泪色,芳尘何处?

只月明、一片依然省识,凌波微步。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此词以荷花为题,借物抒情,情感细腻深沉。开篇“西洲一夜温香”,描绘了荷花在夜晚散发出的迷人香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温馨的氛围。接着“随风和梦枝头住”,将荷花拟人化,仿佛它在风中轻轻摇曳,与梦境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浪漫与神秘。

“红衣翠袖”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荷花比作穿着红衣翠袖的女子,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娇艳。接下来“何人知道,横塘日暮”,表达了荷花虽美却无人欣赏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荷花的短暂与易逝。

“一水盈盈,千情脉脉,回头频误”,通过水的流动和情感的细腻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荷花的柔情与哀愁。荷花似乎在水中徘徊,回望过去,充满了不舍与无奈。

“向天涯远道,相思万里,便采得,遗谁去?”这一句直接点明了荷花的相思之情,它在远方寻找着知音,却不知该将这份深情寄予何人。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荷花的孤独与寂寞,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难以寻觅的感慨。

“直是寻莲等藕,好三春、过却佳期无数”,将寻找荷花的行为与寻找普通莲藕进行对比,强调了荷花的独特与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多少缠绵,而今看取,苦心如许”,进一步深化了荷花的情感世界,无论是过去的缠绵还是现在的苦心,都蕴含了深深的情感。荷花的每一瓣、每一叶,都承载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烟学愁容,雨偷泪色,芳尘何处?”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映射荷花的情绪,烟雾缭绕如同荷花的愁容,雨水滴落仿佛是它的眼泪,芳尘散去则象征着美好的消逝。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美的画面。

最后,“只月明、一片依然省识,凌波微步”,以月光下的荷花为结尾,虽然环境已经改变,但那份独特的美丽与情感依旧存在,如同荷花在水面轻盈的步伐,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与思考。

整首词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荷花的自然之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中充满了对生命、爱情、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过天香楼,忆同崔格卿旧游,感而赋此

镇三年、看花一度,人生几回朝暮。

欢情容易愁中过,偏是愁人记取。

花深处,是往日、分红瞥翠曾游路。旧时鸥鹭。

若问我凄凉,酒徒一散,寂寞委黄土。

百年事,休说重来非故,当时感慨何许!

尊前万柄新妆拥,明日乱红无数。

天也误,怎不许、清秋一例萎风雨。问花无语。

但倚尽危阑,斜阳漠漠,独自下楼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相见欢四首(其二)

重帘护了窗纱,玉钩斜。燕子成巢长自趁飞花。

秋千倦,银筝乱,莫看他。帘外游丝落絮是天涯。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押[麻]韵

相见欢四首(其三)

枝头觅遍残红,更无踪。春在斜阳荒草野花中。

溪边树,堤间路,几时逢?昨夜梦魂飞过小桥东。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相见欢四首(其四)

新莺啼过清明,有谁听?何况朝风夜月杜鹃声。

留春住,催春去、若为情,拟化一双胡蝶抱花醒。

形式: 词牌: 相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