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云门山雍熙院

一路入岚堆,还惊禹凿开。

林无恶兽住,岩有好泉来。

云阵藏雷去,山根到海回。

莫辞登绝顶,南望即天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一路深入山峦叠嶂,仿佛还能感受到大禹开山的震撼。
树林中没有凶猛野兽出没,岩石间涌出清澈的泉水。
云雾如同军队般隐藏起雷电,山脉的根部延伸直抵大海。
不要推辞攀登到最高峰,向南望去就能看到天台山。

注释

岚堆: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地方。
禹凿开:大禹治水时开山辟路的传说。
恶兽:指凶猛的野生动物。
好泉:清澈甘甜的泉水。
云阵:比喻密集的云层。
雷去:指雷电被云层遮蔽。
山根:山脉的底部或根基。
天台:这里可能指的是天台山,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留题云门山雍熙院》。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云门山的壮丽景色,展现出山势险峻、泉水清幽、云雾缭绕的自然风貌。首句“一路入岚堆”,形象地描绘了山路蜿蜒深入重重山岚之中的景象,给人以神秘而深邃的感受。次句“还惊禹凿开”则借用了大禹治水的传说,暗示了山势的险峻和历史的沧桑。

接下来的两句“林无恶兽住,岩有好泉来”,通过赞美山林的宁静与清幽,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环境的宜人。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山中没有凶猛野兽,只有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云阵藏雷去,山根到海回”描绘了云雾变幻莫测,仿佛隐藏着雷电,而山脚下的溪流又仿佛直通大海,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深远。

最后两句“莫辞登绝顶,南望即天台”,鼓励读者不畏艰难,勇攀高峰,从山顶俯瞰,仿佛可以望见天台山,寓意着登高望远的人生哲理,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门山的秀美风光,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15)

范仲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 字:希文
  • 生卒年:989-1052年

相关古诗词

寄乡人

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

百花春满地,二麦雨初车。

鼓吹前迎道,烟霞指旧庐。

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寄西湖林处士

萧索绕家云,清歌独隐沦。

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

一水无涯静,群峰满眼春。

何当伴闲逸,尝酒过诸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馀杭全安石段少连二从事

分携俱是佐高牙,两地光尘自等差。

荣事日趋丞相府,道情时过老君家。

双鸿得侣知风便,一鹤思鸣对露华。

早晚相将云汉外,重为龙友免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得李四宗易书

秋风海上忆神交,江外书来慰寂寥。

松柏旧心当化石,埙篪新韵似闻韶。

须期管鲍垂千古,不学张陈负一朝。

三复荆州无限意,王孙芳草路遥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