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乌幸胙馀。

形式: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以“群乌幸胙馀”为开篇,描绘了一幅乌鸦共享剩余食物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在唐代诗人李贻孙的笔下,乌鸦的形象被赋予了某种生存智慧与群体协作的精神,展现出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群乌幸胙馀”,乌鸦们聚集在一起,分享着食物的残余,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一种体现,也暗含了人类社会中资源共享、团结互助的价值观。乌鸦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不祥之鸟,但在本诗中,它们的形象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一种生命力顽强、善于合作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哲理思考,即在自然与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应该学会共享、合作,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这种思想超越了具体的物象,触及到更广泛的人类情感与道德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和谐共生、团结互助主题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2)

李贻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安郡北百馀里即黄山西北有峰高出颇类大华因目为小华山前郡守才客题咏至多偶登斯楼因成一绝

雪晴雨霁潼关道,仙掌分明几度逢。

可料新安郡楼上,黄山深处见三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予自右辖出镇钟陵秘监家兄不忍远别亟见宰坐求替遂得同赴江西时也荐福大德显公禅门上首言归东林亦获结侣道路陪游每承清论今过寺因留题诗一首

麟台朝士辞书府,凤阙禅宗出帝京。

归到双林亲慧远,行过五柳谒渊明。

白衣居士轻班爵,败衲高僧薄世情。

引得病夫无外想,一心师事竺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白鹤观水阁题诗

松阴如幄水如罗,秋尽山青白鸟过。

独坐一庵心正寂,数声何处竹枝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山居洞前得杜鹃花走笔偶成以简桂帅仆射兼寄呈广州仆射刘公

桂中筹策知无暇,洞里□花别有珍。

独酌高吟问山水,到头山景属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