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十)

古今一旦暮,俯仰成兴衰。

不见桑榆云,千里相蔽亏。

黄金苦易尽,红颜安可为。

如何膏粱士,拂拭使人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杂兴(其十)》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古今一旦暮”,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历史与现实、永恒与瞬间联系起来,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接着,“俯仰成兴衰”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对世间万物的影响,无论是辉煌还是衰败,都在时间的推移中成为过去。

“不见桑榆云,千里相蔽亏”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看不见的云比作看不见的时光,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形和不可捉摸。同时,千里之云的遮蔽,也象征着岁月的漫长和深远,以及它对个体命运的覆盖与影响。

“黄金苦易尽,红颜安可为”则从物质与生命的层面出发,探讨了财富与青春的短暂性。黄金虽贵重,但终会耗尽;红颜虽美好,却难以永存。这两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揭示了物质追求与生命价值之间的矛盾。

最后,“如何膏粱士,拂拭使人悲”将视角转向了社会中的贵族阶层。膏粱士,指的是生活优裕、地位显赫的人。诗人通过这一群体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悲哀的深切同情。拂拭,既指擦拭,也暗含着揭露与批判之意,通过这一动作,诗人传达出对这些人物虚伪表象下的真实境况的悲悯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人生、物质与生命、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意识。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其十一)

万事无不有,何言能自持。

巢由乖世度,高行众人疑。

俯仰在当路,得丧未可期。

汤火煎太和,倾侧使神危。

终身系罗网,失势还相欺。

念我平生欢,临觞命妖姬。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古诗后十九首(其一)

行行万里馀,依依梦故乡。

见君累长夜,携手立彷徨。

寤言心尚尔,忽在天一方。

越鸟东南飞,胡马鸣相望。

眄睐人自好,弃捐人自老。

徘徊亦何益,努力苦不早。

思君度餐饭,岁月漫浩浩。

慷慨即别离,故乡勿复道。

形式: 古风

古诗后十九首(其二)

摇摇车马客,依依燕赵女。

沾沾倚筝立,交交夹窗语。

盘盘高结出,飙飙巾带举。

浮云忽自归,荡子漫无所。

天寒锦衾薄,空床难独处。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古诗后十九首(其三)

白石何历历,松柏何离离。

人生天地间,一日不可知。

斗酒无常置,良会无常期。

沈吟厚与薄,为乐无乃迟。

宛洛美游戏,冠带自相随。

宫阙起云中,第宅罗四垂。

王侯负贵气,佳客以盛衰。

君但视车马,揽策振其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