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泉上人

芒鞋踏遍万山松,得得归来丈室中。

破裓一身在悬罄,清谈对客似撞钟。

名家要看惊人举,觅句何须效我穷。

春雨地炉分半坐,便疑身住古禅丛。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穿着芒鞋走遍千山万岭的松林,满载而归回到自己的小屋。
衣衫褴褛,我独自一人面对空荡荡的屋子,与来访的客人清谈如同撞响大钟。
期待名家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才华,寻找诗句何必效仿我这困顿的境况。
春雨绵绵时,我们围着地炉相对而坐,仿佛置身于古老的禅林之中。

注释

芒鞋:草鞋。
丈室:个人的小屋。
破裓:破旧的衣服。
悬罄:空荡荡的屋子。
清谈:清淡的交谈。
惊人举:惊人的才艺。
觅句:寻找诗句。
效我穷:模仿我的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公度的作品《和泉上人》,描绘了诗人穿着芒鞋游历众多山川,最终归于简朴生活的情景。首句“芒鞋踏遍万山松”展现了诗人不畏艰辛、游历山水的豪情,而“得得归来丈室中”则表达了他回归简静生活的满足感。

“破裓一身在悬罄”写诗人衣衫破旧,生活清贫,但内心充实,仅凭一磬之声就能与客人进行高雅的清谈,这形象地比喻了他的淡泊名利,如同撞钟般直率自然。“名家要看惊人举,觅句何须效我穷”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真正的才华在于惊人的创举,而非刻意模仿他人贫穷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春雨地炉分半坐,便疑身住古禅丛”,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围炉而坐,春雨绵绵的场景,仿佛置身于古老的禅林之中,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禅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出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和赵国兴知录赠琴

赵君胸中何瑰奇,白日照耀珊瑚枝。

新诗哦成七字句,孤桐赠我千金资。

人间皓齿蛾眉斧,筝笛纷纷君未许。

自言工作古离骚,十指黄钟挟大吕。

芙蓉清江薜荔塘,灵均一去乘鸾凰。

君试一弹来故乡,荷衣蕙带芳椒堂。

往时嵇阮二三子,能以遗音还正始。

谁令窈窕从户窥,曾闻长卿心好之。

低头儿女调音节,此器岂因渠辈设。

劝君往和薰风弦,明光佩玉声璆然。

此时高山与流水,应有钟期知妙旨。

只今欲解无弦嘲,听取长松万壑风萧骚。

形式: 古风

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颣石

两峰如长喉,有石鲠其内。

千金随侯珠,磊落见微颣。

何言西子美,捧心作颦态。

夷齐立著肩,欲间使分背。

小亏或大全,知恶及真爱。

堂堂老充国,荒寻得幽对。

朝夕与山语,俯仰弥三载。

谓我知子心,茅塞厌荟薱。

有美玉于斯,雕琢那可废。

芝兰生当户,虽芳亦芟刈。

邑有从事贤,闻之重慷慨。

太清点浮云,谁令久滓秽。

指挥俄顷间,急雨破春块。

开豁喜新辟,偪仄忘旧碍。

得非神禹手,勇凿耻不逮。

又如持金篦,刮膜生美睐。

渠言农去草,见恶佩前诲。

主人吟古风,格调剧清裁。

我评此章句,真是杜陵辈。

入蜀脚未定,欲掷石笋退。

火与金水同,其石为铄淬。

劝君莫放手,玉石恐俱碎。

累然颈下瘿,割之命随溃。

此石幸胜之,此举君勿再。

姑置毋多谈,俱想增胜槩。

会当携酒去,物理剖茫昧。

此邦刘知道,光焰文章在。

今将清风峡,与岩传百代。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信笔再和二首(其二)

春酒频开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信笔再和二首(其一)

此心一似篆烟灰,好向君王早乞骸。

何处幽人来问讯,横担竹杖过溪来。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