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觉师西游乞御书

累圣多材艺,留神翰墨间。

皇坟非小道,玉版遍藏山。

上士持三学,西行谒九关。

奎华如可捧,归伴白云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历代贤才多才艺,专注于书法艺术。
皇家陵墓非小事,珍藏的玉版堆满山峦。
高人修习儒释道三学,向西方圣地进发拜访九重天门。
若能获取奎星之光,愿归来与白云为伴,过闲适生活。

注释

累圣:历代圣贤。
材艺:才能技艺。
翰墨:书法。
皇坟:皇家陵墓。
玉版:珍贵的书籍或玉制记录。
上士:高人,德行高尚的人。
三学:儒、释、道三家学问。
九关:九重天门,象征极高的境界。
奎华:奎星的光芒,古代认为是智慧的象征。
白云閒:隐居山林,过着闲适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所作,名为《送觉师西游乞御书》。从诗的内容来看,李觏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佛学大师的崇敬和不舍,以及对其西行求取佛法的支持与期望。

“累圣多材艺,留神翰墨间。” 这两句强调了佛学大师的才华横溢,其智慧和艺术创造已达到极高境界,并将这些智慧和艺术通过文字记载下来。

“皇坟非小道,玉版遍藏山。” 这里的“皇坟”指的是皇家陵墓或是佛教圣地,而“玉版”则象征着经文或法规。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佛学大师所走之路的认可,以及其修行与寻求真理的艰难和重要性。

“上士持三学,西行谒九关。” 这里,“上士”指的是高尚的僧侣或修行者,而“三学”通常是指佛教中的戒、定、慧。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大师持守正法并前往西方求法的尊敬。

“奎华如可捧,归伴白云閒。”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意境,“奎华”可能是指星宿或天上的光彩,而“归伴白云閒”则表现了诗人对大师归隐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觏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他对于佛学大师的敬仰,以及对其修行道路的支持与祝福。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送流人

人情自古怕迁移,更去南方路险巇。

从此异乡谁是侣,只应明月解相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傅野

国学先生石与孙,金铃木舌士林间。

欲将天下观诸掌,之子从今上泰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送薛经

多能未必有相知,况是东南义士稀。

京洛路长何日到,风尘依旧化人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闻女子疟疾偶书二十四韵寄示

昨日家人来,言汝苦寒热。

想由卑湿地,颇失饮食节。

脾官骄不治,气马痴如绁。

乃致四体烦,故当双日发。

江南此疾多,理不忧颠越。

顾汝仅毁齿,何力禁喘噎。

寄书诘医师,有药且嚼啜。

方经固灵应,病根终剪灭。

但恐祟所为,尝闻里中说。

兹地有罔两,乘时相罥结。

嗟哉鬼无知,何于我为孽。

我本重脩饰,胸中掬冰雪。

祸淫虽甚苛,无所可挑抉。

疑是饕餮魂,私求盘碗设。

尽室唯琴书,何路致荤血。

无钱顾越巫,刀剑百斩决。

徒恣彼昏邪,公然敢抄撮。

吾闻上帝灵,网目匪疏缺。

行当悉追捕,汝苦旦夕歇。

慈爱早有加,忆念今逾切。

尘劳差可畏,归计又云辍。

所生能劬劳,祖母矧聪哲。

羸卧纵未苏,抚视谅非拙。

勉勉多自安,风来信勿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