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其四)

□□□□半树梅。卷帘一色玉蓬莱。

宜啸咏,莫徘徊。乘兴扁舟好去来。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翻译

冬日枝头挂着半树梅花。
卷起窗帘,满眼皆是洁白如玉的美景,仿佛仙境。

注释

半树梅:只有半树梅花盛开。
卷帘:卷起窗帘的动作。
一色:全部都是。
玉蓬莱:形容雪景洁白如玉,如同仙山蓬莱。
宜啸咏:适宜吟咏啸歌。
莫徘徊:不要犹豫不决。
乘兴:趁着兴致。
扁舟:小船。
好去来:尽情享受,随意来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炎的《渔歌子·其四》。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向往。

"□□□□半树梅" 这一句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独到感受。梅花常被赋予坚韧不拔、幽独高洁的象征意义,而这里的“半树”则给人一种生长于山岩之巅、孤傲自立的印象。

"卷帘一色玉蓬莱" 这句话中,“卷帘”指的是窗户上的装饰物被卷起,透过这个动作,可以想象到诗人所在空间的雅致与清幽。而“玉蓬莱”则是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美好而遥远的地方。在这里,它可能代表着诗人心中理想的避世之地。

"宜啸咏,莫徘徊。乘兴扁舟好去来。"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生活态度。他鼓励自己或他人要多赞美自然之美(宜啸咏),不要过于留恋现实的烦恼(莫徘徊)。而“乘兴扁舟好去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行走四方、顺应内心喜悦的向往。这里的“扁舟”可能是简陋的小船,象征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于自由和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琐窗寒.旅窗孤寂,雨意垂垂,买舟西渡未能.也。赋此为钱塘故人韩竹闲问

乱雨敲春,深烟带晚,水窗慵凭。

空帘谩卷,数日更无花影。

怕依然、旧时燕归,定应未识江南冷。

最怜他、树底蔫红,不语背人吹尽。清润。通幽径。

待移灯剪韭,试香温鼎。分明醉里,过了几番风信。

想竹间、高阁半开,小车未来犹自等。

傍新晴、隔柳呼船,待教潮信稳。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琐窗寒

断碧分山,空帘剩月,故人天外。香留酒殢。

蝴蝶一生花里。

想如今、醉魂未醒,夜台梦语秋声碎。

自中仙去后,词笺赋笔,便无清致。都是。凄凉意。

怅玉笥埋云,锦袍归水。形容憔悴。

料应也、孤吟山鬼。

那知人、弹折素弦,黄金铸出相思泪。

但柳枝、门掩枯阴,候蛩愁暗苇。

形式: 词牌: 琐窗寒

绮罗香.席间代人赋情

候馆深灯,辽天断羽,近日音书疑绝。

转眼伤心,慵看剩歌残阕。

才忘了、还著思量,待去也、怎禁离别。

恨只恨、桃叶空江,殷勤不似谢红叶。

良宵谁念哽咽。对熏炉象尺、闲伴凄切。

独立西风,犹忆旧家时节。

随款步、花密藏春,听私语、柳疏嫌月。

今休问,燕约莺期,梦游空趁蝶。

形式: 词牌: 绮罗香

绮罗香.红叶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形式: 词牌: 绮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