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其五)

含颦倚瑶瑟,丹慊结繁虑。

失身不自还,万恨随玉箸。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

君看心断时,犹在目成处。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翻译

她含愁蹙眉倚靠在瑶瑟旁,心中忧虑如繁花般纠结。
失去了自我,无法找回,满腔遗憾随着泪珠滑落。
蘼芜山下的小路,如同团扇被秋风吹过,渐行渐远。
你看那心碎之时,情感的痕迹仍留在眼中的凝视之处。

注释

含颦:皱眉。
瑶瑟:美玉制成的瑟琴。
丹慊:赤诚的心意。
繁虑:众多的忧虑。
失身:失去自我控制。
玉箸:玉制的筷子,这里比喻眼泪。
蘼芜山下路:蘼芜生长的山路,象征女子的归宿。
团扇秋风去:团扇被秋风吹走,暗示女子离去。
心断:心碎。
目成处:目光交汇的地方,暗示情感交流。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技巧高超的中国古典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尽的思念。

“含颦倚瑶瑟”,以一句精炼的话语勾勒出诗人面部表情的细腻变化,传递出一种深藏的忧愁。"丹慊结繁虑"则是对内心复杂感情的形象描绘,表明思绪纷飞,不可自已。

“失身不自还”一句,含蓄地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时光无法回返的无奈与哀愁。"万恨随玉箸"则将这份哀愁比喻成万千,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沉重。

“蘼芜山下路”、“团扇秋风去”,景色交织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这里的山路和秋风,都是诗人哀愁心境的外在投射,同时也映照了内心世界的凄凉。

“君看心断时”、“犹在目成处”,通过直呼“君”的用法,增添了一份亲近感。"心断"暗示着一种痛彻心扉的情感体验,而"犹在目成处"则是对记忆的执着与留恋,不愿放弃那一份美好或哀愁。

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严陵钓台下作

绝顶耸苍翠,清湍石磷磷。

先生晦其中,天子不得臣。

心灵栖颢气,缨冕犹缁尘。

不乐禁中卧,却归江上春。

潜驱东汉风,日使薄者醇。

焉用佐天子,特此报故人。

人知大贤心,不独私自身。

弛张有深致,耕钓陶天真。

奈何清风后,扰扰论屈伸。

交情同市道,利欲相纷纶。

我行访遗台,仰古怀逸民。

矰缴鸿鹄远,雪霜松桂新。

江流去不穷,山色凌秋旻。

人世自今古,清辉照无垠。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輤车之至倍切悲怀

书来远自薄寒山,缭绕洮河出古关。

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车边。

形式: 七言绝句

侍从游后湖宴坐

绝境殊不远,湖塘直吾庐。

烟霞旦夕生,泛览诚可娱。

慈颜俯见喻,辍尔诗与书。

清旭理轻舟,嬉游散烦劬。

宿雨荡残燠,惠风与之俱。

心灵一开旷,机巧眇已疏。

中流有荷花,花实相芬敷。

田田绿叶映,艳艳红姿舒。

繁香好风结,净质清露濡。

丹霞无容辉,嫭色亦踟蹰。

秾芳射水木,欹叶游龟鱼。

化工若有情,生植皆不如。

轻舟任沿溯,毕景乃踌躇。

家人亦恬旷,稚齿皆忻愉。

素弦激凄清,旨酒盈樽壶。

寿觞既频献,乐极随歌呼。

圆月初出海,澄辉来满湖。

清光照酒酣,頫倾百虑无。

以兹心目畅,敌彼名利途。

轻肥何为者,浆藿自有馀。

愿销区中累,保此湖上居。

无用诚自适,年年玩芙蕖。

形式: 古风

卧病喜惠上人李鍊师茅处士见访因以赠

沈疴结繁虑,卧见书窗曙。

方外三贤人,惠然来相亲。

整巾起曳策,喜非车马客。

支郎有佳文,新句淩碧云。

霓裳何飘飘,浩志淩紫氛。

复有沈冥士,远系三茅君。

各言麋鹿性,不与簪组群。

清言出象系,旷迹逃玄纁。

心源暂澄寂,世故方糺纷。

终当逐师辈,岩桂香氲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