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岭路难近,仙郎此夕过。
潭空观月定,涧静见云多。
竹翠烟深锁,松声雨点和。
万缘俱不有,对境自垂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景象,充满了禅意和超然物外的情怀。开头“小岭路难近,仙郎此夕过”两句,设定了一个远离尘世、不易到达的小山之巅的场景,仙郎的出现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紧接着,“潭空观月定,涧静见云多”两句,以清澈的潭水和安静的溪流作为背景,观赏明月,感受云的变幻,这些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竹翠烟深锁,松声雨点和”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景色的迷人之处。竹林在烟雾中显得更加翠绿,仿佛将一切都锁在这片静谧之中。而松树在细雨中发出的声音,则让整个环境变得柔和而协调。
最后,“万缘俱不有,对境自垂萝”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羁绊的心态。在这种自然景色面前,诗人感受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那些尘世间的牵挂和烦恼都不复存在,只剩下对周遭美好风光的独自欣赏。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描绘和深远的情怀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愿望。
不详
(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天阴行易晚,前路故人居。
孤棹所思久,寒林相见初。
闲灯忘夜水,清漏任更疏。
明发还须去,离家几岁除。
童年献赋在皇州,方寸思量君与侯。
万事无成新白首,两春虚掷对沧流。
歌诗盛赋文星动,箫管新亭晦日游。
知己欲依何水部,乡人今正贱东丘。
嘉客会初筵,宜时魄再圆。
众皆含笑戏,谁不点颐怜。
绣被花堪摘,罗绷色欲妍。
将雏有旧曲,还入武城弦。
初第华严会,王家少长行。
到宫龙节驻,礼塔雁行成。
莲界千峰静,梅天一雨清。
禅庭未可恋,圣主寄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