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含香高步已难陪,鹤到清霄势未回。
遇物旋添芳草句,逢春宁滞碧云才。
微红几处花心吐,嫩绿谁家柳眼开。
却去金銮为近侍,便辞鸥鸟不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子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含香高步已难陪,鹤到清霄势未回",开篇即设定了一个愉悦而又有些孤寂的情境,诗人似乎在向往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自由,但这种愿望又似乎难以实现。紧接着"遇物旋添芳草句,逢春宁滞碧云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机勃勃景象的喜悦,每遇到美好的事物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赞美之词。
然而,随后的"微红几处花心吐,嫩绿谁家柳眼开"却又转向了对春天细小变化的观察和感受,从而引出了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最后两句"却去金銮为近侍,便辞鸥鸟不归来",则显露出诗人对于世俗荣华的放弃,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坚持。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真挚的赞美,同时也透露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是一首抒情言志、情感丰富的佳作。
不详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却将憔悴入都门,自喜青霄足故人。
万里有家留百越,十年无路到三秦。
摧残不是当时貌,流落空馀旧日贫。
多谢青云好知己,莫教归去重沾巾。
年年耕与钓,鸥鸟已相依。
砌长苍苔厚,藤抽紫蔓肥。
风莺移树啭,雨燕入楼飞。
不觉春光暮,绕篱红杏稀。
汧水悠悠去似絣,远山如画翠眉横。
僧寻野渡归吴岳,雁带斜阳入渭城。
边静不收蕃帐马,地贫惟卖陇山鹦。
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