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岑徵所作的《赠黄乔岳》。诗中描绘了一位在泽畔行吟、赋诗自述的文人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首联“泽畔行吟赋卜居,美人迟暮意何如”,以“泽畔行吟”描绘出文人孤独而深思的形象,同时借“美人迟暮”之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诗人的外在行为,也揭示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十年亡命逃钩党,万里西归进腊书”,描述了诗人历经艰难困苦,最终回归故土的情景。其中,“亡命逃钩党”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了政治上的波折或流离失所的生活,“万里西归”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进腊书”则可能是指在年末时分回到家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对新年的期待。
颈联“潮海蹉跎芳草歇,暮云零落故山墟”,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通过“潮海蹉跎”、“芳草歇”、“暮云零落”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尾联“南游未激西江水,珍重长途涸辙鱼”,以“南游未激西江水”象征诗人未能实现心中的宏愿或理想,而“长途涸辙鱼”则比喻在艰难困苦中挣扎求生的人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达成目标的遗憾,以及对身处困境中人们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