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答崔宣城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

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

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

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

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

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

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

还期如可访,台岭荫长松。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翻译

华山的三大芙蓉花,犹如明星照耀的玉女峰。
我寻找仙人下到西岳,不料遇见了陶渊明。
他问我有何事,我答说要经历多少急流险滩。
我的貂皮衣并非像季子那样华丽,却像王恭那样朴素。
我误蒙朝廷召见,如同郭隗引来贤才。
我知道水流终会流入大海,云彩或许会随龙腾起。
月光洒在芦洲环绕的树木上,山中的鹊鸟报时钟声悠扬。
如果能再次来访,希望在松荫覆盖的山岭间相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作,名为《江上答崔宣城》。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与友人的交往情谊。

开篇“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两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太华山雄伟的轮廓和神秘的气氛。这里,“三芙蓉”可能指的是太华山上的奇花异草,而“玉女峰”则象征着纯洁与高贵。

接着,“寻仙下西岳,陶令忽相逢”两句,诗人在西岳(即华山)寻访神仙之地,与历史上著名的陶渊明不期而遇。这一对比,既映射出诗人的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个性,也表达了他与古代隐逸之间精神上的共鸣。

“问我将何事,湍波历几重”两句,朋友询问诗人此行的目的,而诗人以水流湍急、波浪层层叠起来比喻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内心世界的复杂。

“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两句,则是通过对服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貂裘与鹤氅皆为高贵之物,形象地揭示出友人的品格和修养。

“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两句,诗人感慨于历史上的隐逸人物,如燕台的召公、郭隗山的隐者,他们的人生选择与自己不谋而合。

最后,“水流知入海,云去或从龙。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还期如可访,台岭荫长松”几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以华丽的辞藻和流畅的韵律,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

凤凰丹禁里,衔出紫泥书。

昔放三湘去,今还万死馀。

仙郎久为别,客舍问何如。

涸辙思流水,浮云失旧居。

多惭华省贵,不以逐臣疏。

复如竹林下,叨陪芳宴初。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过四皓墓

我行至商洛,幽独访神仙。

园绮复安在,云萝尚宛然。

荒凉千古迹,芜没四坟连。

伊昔鍊金鼎,何年闭玉泉。

陇寒惟有月,松古渐无烟。

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紫芝高咏罢,青史旧名传。

今日并如此,哀哉信可怜。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别山僧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别韦少府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

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

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