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其三)

村居何所乐,春至木欣欣。

夜睇海上月,昼瞻岭头云。

东家有胜士,杖屦日相亲。

山行共采蕨,野步仍班荆。

初见气已合,久游意弥真。

剧谈复痛饮,相对有馀情。

形式: 古风

翻译

乡村生活何处寻乐趣?春天来临树木生机勃勃。
夜晚欣赏海上的明月,白天仰望山岭的浮云。
邻居有才俊,常日里散步相伴。
一同登山采蕨,野外漫步共享草席。
初次相见已是投缘,长久相处情感更真挚。
热烈交谈,畅饮美酒,相对而坐情感深厚。

注释

村居:乡村生活。
何所乐:何处寻找乐趣。
春至:春天来临。
木欣欣:树木生机盎然。
夜睇:夜晚观赏。
海上月:海上的月亮。
昼瞻:白天仰望。
岭头云:山岭上的云彩。
东家:邻居。
胜士:才俊。
杖屦:拄杖散步。
日相亲:每日相伴。
山行:登山。
采蕨:采摘蕨菜。
野步:野外漫步。
班荆:共享草席。
初见:初次相见。
气已合:心意相投。
久游:长久相处。
意弥真:感情更真挚。
剧谈:热烈交谈。
痛饮:畅饮。
相对:面对面。
馀情:深厚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和对人际关系的赞叹,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悦与满足。

“春至木欣欣”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树木在春风中苏醒,生长迅速,显得格外兴奋和欢畅,这种景象不仅令人心旷神怡,也让人感到生命力的强烈。

“夜睇海上月,昼瞻岭头云”则是诗人在不同时间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夜晚仰望海上的明月,白天凝视山岭之巅的流动云彩,都让人感到心胸开阔,思绪万千。

“东家有胜士,杖屦日相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邻里之间关系的赞美。这里的“胜士”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物,“杖屦”则是古代老人的随身用具,用来比喻年迈之人。诗人通过描述东家邻居与自己的日常互动,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和谐与友爱。

“山行共采蕨,野步仍班荆”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共同活动。在山间一起采集蕨菜,在田野中继续采摘豆类植物,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示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物产的珍视和利用。

“初见气已合,久游意弥真”则是诗人对友情的赞美。无论是初次相遇还是长时间的交往,都能感到彼此之间的情谊融洽,越发深厚。

最后,“剧谈复痛饮,相对有馀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入交谈后共同畅饮的愉悦,以及这种交流中产生的超乎寻常的情谊。这里的“剧谈”指的是深入而热烈的讨论,“痛饮”则是尽情享受酒宴的乐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美好一面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人际关系之温馨以及生命之活力等方面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书怀(其四)

海边寂寞村,春半芳菲月。

东风所至处,陋境亦佳绝。

垄麦已翻芒,山花自成列。

愁肠不堪断,预畏柳飞雪。

更忧鶗鴂鸣,坐使众芳歇。

白日不可留,请试餐玉诀。

形式: 古风

书怀(其一)

群山岸东海,兹地真斗绝。

洪涛渺翻天,朝夕吐日月。

虽同一宇宙,迥与朝市别。

三山在咫尺,芝草吾欲撷。

未能仙骨轻,稍浣衷肠热。

从我其谁欤,乘桴晓当发。

形式: 古风

以鼎炉遗关子东有诗相谢次韵(其一)

君家聚古无不有,不腆敝器何足奇。

两首新诗愧虚辱,恨无郜鼎为君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王钤辖出示乃祖两令公画像求诗为赋长句

艺祖开基登九五,驾驭群雄走龙虎。

五十馀年到章圣,将帅名臣犹接武。

王家再世蒙休光,父子继踵仍腾骧。

我从诸孙见画像,绝世风骨何堂堂。

隋国令公温如玉,方口丰颐秀眉目。

典刑犹在想可知,骨肉都匀肥不俗。

小令公为隋国儿,比之乃父加瑰奇。

凛然满面英豪气,犹有酣战骁雄姿。

百年神隽今已矣,貌向丹青尚如此。

虎头不用著三毫,燕颔须教飞万里。

屹然立向庙堂间,可使边人毛骨寒。

千载长存麒麟阁,当年肯著鵔鸃冠。

人物于今宁复有,奇庞谁是功名手。

獐头鼠目休求官,归作山中耦耕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