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宿邓逸人居

偶与山僧宿,吟诗坐到明。

夜凉耽月色,秋渴漱泉声。

涧木如竿耸,窗云作片生。

白衣闲自贵,不揖汉公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偶尔和山中的僧人一起过夜,一直吟诗直到天明。
夜晚凉爽,沉醉于月光下,秋天的口渴让我听到泉水漱口的声音。
山涧中的树木像竹竿一样挺立,窗户上的云彩仿佛一片片飘动。
即使身着白衣,心境悠闲自在,我并不看重世俗的官位,不愿向汉朝的高官们行礼。

注释

偶:偶尔。
与:和。
山僧:山中的僧人。
宿:过夜。
吟诗:吟诵诗歌。
夜凉:夜晚凉爽。
耽:沉醉。
月色:月光。
秋渴:秋天的口渴。
漱泉声:泉水漱口的声音。
涧木:山涧中的树木。
如:像。
竿:竹竿。
耸:挺立。
窗云:窗户上的云彩。
作片生:仿佛一片片飘动。
白衣:身着白衣。
闲自贵:心境悠闲自在。
不揖:不愿行礼。
汉公卿:汉朝的高官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与一位山中的僧侣一起在深夜里吟诵诗歌,直至黎明。夜晚的凉爽让月色更加清晰,秋天的干燥使得泉水的声音显得尤为珍贵。在这样的环境中,涧边的树木挺立如同竿一样,而窗外飘动的云似片片浮生。

诗人穿着白衣,心境自在,觉得自己与世俗的功名富贵无关,不必向汉公卿等权贵低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清净淡泊的情怀和一种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拟人等手法,使得景物生动,情感流露。整体节奏平稳,给人以静谧之感,颇有禅意。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云门寺

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

吟苦晓灯暗,露零秋草疏。

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

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忆鹤

自尔归仙后,经秋又过春。

白云寻不得,紫府去无因。

此地空明月,何山伴羽人。

终期华表上,重见令威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乐游原春望

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

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

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

爱此频来往,多闲逐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冬日骆家亭子

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

林积烟藏日,风吹水合池。

恨无人此住,静有鹤相窥。

是景吟诗遍,真于野客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