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柱波招游厓门

欲吊沧茫一问津,楼船何必起征尘。

乌衣旧姓能招客,白社新寻得故人。

细草绿初厓尚冷,洪波碧尽海难春。

灯前莫欣兴亡事,更有何源可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谢柱波招游厓门》。诗中描绘了诗人被邀请游览厓门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首联“欲吊沧茫一问津,楼船何必起征尘。”开篇即以“沧茫”二字勾勒出辽阔的海洋景象,表达了诗人想要探访古老遗迹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神秘。接着,“楼船何必起征尘”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传统航海方式的反思,似乎在说,寻找历史的足迹并不一定要通过战争或动荡的方式。

颔联“乌衣旧姓能招客,白社新寻得故人。”转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场景。这里,“乌衣旧姓”和“白社”分别代表了历史上的贵族和普通百姓,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既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变迁,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细草绿初厓尚冷,洪波碧尽海难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通过“细草绿”与“洪波碧”的对比,以及“尚冷”与“难春”的描述,营造了一种既生机勃勃又充满挑战的氛围,象征着历史的复杂性和生命的坚韧。

尾联“灯前莫欣兴亡事,更有何源可避秦。”则是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他告诫自己,在灯下回顾过去,不应沉溺于兴亡之事的悲喜之中,因为历史的教训往往难以避免重演。最后的“更有何源可避秦”,借用“避秦”典故,暗指寻找逃避历史悲剧的方法,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未来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生活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友情、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厓门感赋(其一)

孤舟又向海门过,旧事厓山感慨多。

三十已怜添白发,千秋谁与泣铜驼。

云埋断碣迂黄土,树掩离宫长绿罗。

自古兴亡终若此,不须弹泪落沧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厓门感赋(其二)

当时十万尽沉尸,幼主孤臣异代悲。

身世到今都是幻,江山终古不曾移。

双厓浪打高陵草,万木风摇失古祠。

忠义果能移国祚,夕阳斜照有残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宿厓门

又随鹢首下云端,柔橹轻风破急湍。

月色每因浮海得,松声依旧故宫寒。

五年尚忆长陵役,万里还当大宋看。

此意莫教今夜梦,慈元原不是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拜三忠祠

穷厓极海拜名祠,万古山河又一时。

波浪独深臣子泪,死生惟有老僧知。

鱼龙国冷人如梦,乌鹊枝危月亦悲。

最是不堪投吊草,乾坤若个哭男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