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答李行正教授

见我淮南初召西,重来学馆尚栖迟。

未容小隐通三径,聊可卑飞共一枝。

饮罢玉山方突兀,赋成笔陈已淫夷。

霜荷叶叹青衫旧,闻子修身自畏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用前韵答李行正教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地重游时的感受和与友人李行正的交流。首句“见我淮南初召西”描绘了诗人初次被召回淮南的情景,暗示着一种仕途的转变。次句“重来学馆尚栖迟”则写出了诗人再次回到学馆,心境上还有些徘徊不定。

“未容小隐通三径,聊可卑飞共一枝”表达了诗人虽然未能完全遁世隐居,但能与朋友共度时光,也算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接下来两句“饮罢玉山方突兀,赋成笔陈已淫夷”,通过饮酒后的豪放状态和创作时的酣畅淋漓,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宣泄和才情。

最后两句“霜荷叶叹青衫旧,闻子修身自畏知”,诗人以霜打的荷叶自比,感叹过去的时光和身份,同时赞赏李行正能够自我修养,这种敬畏之心流露出对朋友的敬佩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晁补之诗歌的深沉和细腻。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用寄成季韵呈鲁直

怀英名高长史口,独以一人当北斗。

黄公崛起与之班,奄有斯名唐以还。

文章破觚赖圣世,笔墨未逃蹊径间。

湖州太守诸儒长,可独进贤无上赏。

曾语黄公四坐惊,竞吟佳句汶阳城。

饮茶未胜薄酒倾,若人所辱伊人荣。

凤兮德衰众鸟耻,陈蔡不忧颜氏子。

穷吟百轴传未已,短发频搔为君喜。

君不见富贵及时行乐难,虽无赵女有秦弹。

梦中自古不识路,月在云际劳梯攀。

何时半岭闻清啸,相值苏门百尺山。

形式: 古风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其二)

上山割白纻,山高叶摵摵。

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绤。

不惜洁如霜,畏君莫我即。

谁言菖蒲花,可闻不可识。

形式: 古风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其一)

白纻棼莫缉,纫兰作衣袪。

朝兮日所暴,暮兮雨所濡。

木瓜谅微物,期报乃琼琚。

芳华辞甚妙,赠我不如无。

形式: 古风

示张仲原秀才二首(其二)

城头急雨昏长川,城边清流鸥鹭闲。

城西云黑电脚落,斜日正在城东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