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有狭邪行

纪郢有通逵,通逵并轩车。

帟帟雕轮驰,轩轩翠盖舒。

撰策之五尹,振辔从三闾。

推剑冯前轼,鸣佩专后舆。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在古代纪郢城中有一条大道,大道上并排着装饰华美的车辆。
一辆辆雕饰精细的车轮飞驰,车篷如同翠绿的伞盖般展开。
这里有五位贤能的官员执笔策划,他们驾驭马匹跟随着三位名臣。
有人将宝剑横放在车前的扶手上,有人则在后面的车厢上佩玉叮咚作响。

注释

纪郢: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代指楚地。
通逵:宽阔的大道。
轩车:有帷幕的高大车子,多为贵族乘坐。
帟帟:形容车辆快速行进的样子。
雕轮:雕刻精美的车轮。
轩轩:形容车盖高举的样子。
翠盖:绿色的车篷,常用来形容华贵的车辆。
撰策:执笔策划,指担任文书工作。
五尹:泛指多位高级官员,尹是古代官职名。
振辔:抖动马缰,准备出发。
三闾:楚国特有的官职,掌管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这里代指楚国重臣。
推剑:将剑横放或倚靠,表示闲适或威严的姿态。
冯:同‘凭’,依靠。
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者手扶。
鸣佩:玉佩因动作而发出声响。
专后舆:坐在后面车厢中,专指地位较高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长安街头的繁华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车马盈门、热闹非凡的场面。

“纪郢有通逵,通逵并轩车。”这里的“纪郢”指的是长安城的一部分,“通逵”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而“轩车”则是一种高贵的大型马车。诗人通过这两句点明了场景,展示了街上各种车辆交错共行的情状。

“帟帟雕轮驰,轩轩翠盖舒。”这一段具体描绘了车辆的装饰和行驶情形。“帟帟”形容车厢华丽,“雕轮”则是指有精美雕刻的车轮,而“轩轩翠盖”则是形容车顶上的装饰,这些装饰在阳光下闪耀,显得格外鲜艳。

“撰策之五尹,振辔从三闾。”这两句诗描述了驾车人手持马鞭(策),穿梭于街巷之间。这里的“五尹”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区域或地点,“三闾”则是古代长安的一处地名,代表着繁华之所在。

“推剑冯前轼,鸣佩专后舆。”最后两句描写了车上侍卫的威严,以及他们佩戴的玉饰发出悦耳的声音。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当时贵族乘坐华丽车辆出行的壮观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车辆、装饰和街头景象的精致描绘,展现了长安城内外交融合、繁荣昌盛的社会面貌。

收录诗词(39)

谢惠连(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 生卒年:407~433年

相关古诗词

代古诗

客从远方来,赠我鹄文绫。

贮以相思箧,缄以同心绳。

裁为亲身服,著以俱寝兴。

别来经年岁,欢心不同凌。

泻酒置井中,谁能辨斗升。

合如杯中水,谁能判淄渑。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其一)

我行指孟春,春仲尚未发。

趣途远有期,念离情无歇。

成装候良辰,漾舟陶嘉月。

瞻途意少悰,还顾情多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其二)

哲兄感仳别,相送越坰林。

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

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枻,远望绝形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其三)

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今宿浙江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