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和所制赤驹图

房星委地生神□,众马不得相俦匹。

千里风轻白玉蹄,平渊春浴丹砂质。

自从长养入天闲,振鬣常陪乘舆出。

未知赴敌见戈矛,所惯承恩闻警跸。

嘶当落日近尊严,气抹长林动萧瑟。

不惭刍豆饱微躯,尚觊朝家三品秩。

宣和殿里图书□,亲见圉人事爬栉。

当时青海九万馀,未有一匹当宸笔。

临轩睥睨迥出群,落纸须臾?奔逸。

内侍传宣赐近臣,再拜奎光欲腾室。

秋深沙苑多蒺藜,夜半河南吹觱栗。

已诏民间置牧地,如此龙媒敢轻失。

青城道上尘眯人,六宫粉黛无精神。

此时此马□□□,□□□□□不能。

追随天子向南去,哀哉委骨俱蒙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方的《题宣和所制赤驹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赤色骏马图景,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马儿从幼年成长到成熟的过程,以及它在宫廷中的特殊地位与待遇。

诗中以“房星委地生神□”开篇,巧妙地将马儿的出生与天象联系起来,赋予其神秘色彩。“千里风轻白玉蹄,平渊春浴丹砂质”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描绘了马儿的外貌特征——千里之行的健壮与白玉般的蹄子,以及沐浴在春水中的丹砂质地,形象地展示了其高贵与优雅。

接着,“自从长养入天闲,振鬣常陪乘舆出”两句,点明了马儿的成长环境与重要角色,它在皇家的精心照料下成长,并常伴君王左右,体现了其非凡的地位。

“未知赴敌见戈矛,所惯承恩闻警跸”则描绘了马儿在和平与战争两种状态下的不同表现,既展现了其勇猛的一面,也突出了其忠诚与适应性。

“嘶当落日近尊严,气抹长林动萧瑟”通过马儿的嘶鸣与周围环境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庄严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马儿命运的感慨。

“不惭刍豆饱微躯,尚觊朝家三品秩”两句,表达了马儿虽饱受照顾,但内心仍渴望更高的荣誉与地位,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与追求。

“宣和殿里图书□,亲见圉人事爬栉”暗示了马儿在宫廷中的重要性,不仅受到皇帝的亲自关注,还参与了图书管理等事务,进一步强调了其独特地位。

“当时青海九万馀,未有一匹当宸笔”通过对比,突出了这匹赤驹的独特与珍贵,即使在众多马匹中,也只有它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

最后,“临轩睥睨迥出群,落纸须臾?奔逸”描绘了马儿在皇帝面前的英姿,以及其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充满了动态感与美感。

“内侍传宣赐近臣,再拜奎光欲腾室”则描述了马儿的艺术形象被制成图画后,受到皇帝赏赐的情景,体现了其在艺术领域的重要价值。

“秋深沙苑多蒺藜,夜半河南吹觱栗”通过自然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马儿命运的不确定性与艰难,同时也暗示了其最终的命运。

“已诏民间置牧地,如此龙媒敢轻失”表达了对马儿的珍视与保护,即使在民间,也要为其提供合适的牧场,体现了对优秀人才或事物的重视。

“青城道上尘眯人,六宫粉黛无精神”通过环境的描写,反映了马儿离开后,宫廷内外的失落与空虚,进一步强化了其重要性。

“此时此马□□□,□□□□□不能”表达了对马儿命运的惋惜与无奈,暗示了其最终可能的不幸结局。

“追随天子向南去,哀哉委骨俱蒙尘”以马儿跟随天子南行,最终却因战乱或其它原因而死亡,结束了全诗,表达了对马儿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哀悼。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赤色骏马图景,也深刻地探讨了马儿在历史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其命运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收录诗词(36)

陈方(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龚翠岩中山出游图

楚龚胸中墨如水,零落江南发垂耳。

文章汗马两无功,痛哭乾坤遽如此。

恨翁不到天子傍,阴风飒飒无辉光。

翁也有笔同干将,貌取群怪驱不祥。

是心颇与馗相似,故遣麾斥如翁意。

不然毕状吾将憎,区区白日胡为至?

嗟哉咸淳人不识,夜夜宫中吹玉笛!

形式: 古风

云林生惠山图次元韵

佳树阴森欲碍空,画成夜落灯花红。

绝怜带经自锄者,未忍竟别天垂翁。

汾河春云散高柳,湘水微茫绿于酒。

翁归天末见青山,临风莫负挥弦手。

形式: 古风

洞虚宫

真馆时时到,仙花树树幽。

西风寒入竹,北斗夜当楼。

颇觉乾坤异,宁为岁月幽。

乞分筇竹好,相伴赤松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王仲升

陌上谁家子,行春并骑来。

挥鞭不相问,回顾复疑猜。

二月初消雪,东风尚落梅。

更寻禅寂地,石上玩苍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