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刘克勤

老来轩冕不须期,还慕林泉岁月迟。

双眼长青惟爱客,满头都白苦缘诗。

尚传天禄书千卷,犹对青藜杖一枝。

无事闲来依佛日,白云深处启禅扉。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僧侣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超然的情怀。

首联“老来轩冕不须期,还慕林泉岁月迟。”开篇即点出诗人虽已年老,却不再追求世俗的权位与荣华,反而向往自然山水间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深深向往。

颔联“双眼长青惟爱客,满头都白苦缘诗。”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友情与文学的热爱。他以一双明亮的眼睛迎接每一位来访的朋友,而满头的白发则见证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辛劳。

颈联“尚传天禄书千卷,犹对青藜杖一枝。”诗人自述,尽管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生活的热情,手中握着的青藜杖,既是行走在山林间的工具,也是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尾联“无事闲来依佛日,白云深处启禅扉。”最后两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表达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无论是清晨的佛光还是白云深处的禅门,都是他心灵归宿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珍惜友情、追求知识与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具有深刻的哲思与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3)

云峰住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王祖年

南山得话岁寒期,道合宁论会面迟。

元亮休官能入社,少陵问法悟观诗。

茶烹石鼎新敲火,衣挂云松旧偃枝。

自是一闲天所放,日高尚闭竹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送径山隆上主回吴中

海内车书喜混同,飞云流水逐行踪。

秋风遍乞王城饭,夜月长听官寺钟。

物外闲情怜淡泊,灯前软语话从容。

明朝棹指吴天杳,矫首东南送断鸿。

形式: 七言律诗

石经山

峨峨石经山,莲峰吐金碧。

秀气钟芯题,胜槩拟西域。

竺坟五千卷,华言百师译。

琬公惧变灭,铁笔写苍石。

片片青瑶光,字字太古色。

功非一代就,用藉万人力。

流传鄙简编,坚固陋板刻。

深由地穴藏,高从岩洞积。

初疑神鬼工,乃著造化迹。

延洪胜汲冢,防虞犹孔壁。

不畏野火烧,讵愁藓苔蚀。

兹山既无尽,是法宁有极。

如何大业间,得此至人出。

幽明获尔利,乾坤配其德。

大哉弘法心,吾徒可为则。

形式: 古风

送友人之松江得曙字

潮来沙碛平,月落海门曙。

汀蒲转风叶,堤柳摇烟絮。

江头春可怜,天涯人独去。

有歌送君行,无酒留君住。

雪浪没沙鸥,云帆出江树。

回首读书声,青山不知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