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发诸邑民兵至朝邑县官未至遂宿其驿

羸马趋程晚,冲风雪满衣。

城荒更鼓暗,市冷吏民稀。

乌垒兵初起,河桥客未归。

北行殊未已,捧檄寸心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疲惫的马儿赶路已晚,身上披满了风雪。
城池荒凉鼓声幽暗,市场冷清行人稀少。
乌垒的军队刚刚兴起,河桥边的旅人还未归乡。
向北的行程仍未停止,手捧文书内心充满矛盾。

注释

马:马。
趋:赶。
程:路程。
晚:晚。
冲:迎着。
雪:雪。
城荒:荒废的城市。
更鼓:更楼上的鼓声。
暗:昏暗。
市冷:市场冷清。
吏民:官吏和百姓。
乌垒:地名,可能指军事据点。
兵初起:军队刚刚建立。
河桥:河边的桥。
客未归:旅客尚未归来。
北行:向北行进。
殊未已:完全没有停止。
捧檄:手捧公文。
寸心:内心。
违:违背,矛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战争时期的萧瑟图景。"羸马趋程晚,冲风雪满衣"两句通过对疲惫奔波战马和士兵冒雪行进的情形,表现了战争的艰辛与寒冷。"城荒更鼓暗,市冷吏民稀"则描绘了一座被战争摧毁、居民稀少的边塞城市,城内只剩下空旷的鼓声和冷清的官吏形象。

诗人接着写道:"乌垒兵初起,河桥客未归。北行殊未已,捧檄寸心违。"这里的"乌垒兵初起"表明战事紧迫,士兵们刚刚集结起来准备出发;而"河桥客未归"则透露出战争中普通百姓的不幸遭遇,他们无法回家,只能在外漂泊。最后两句通过对北行将士的无尽征途和内心的不情愿,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体生命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事的刻画,展示了宋代诗人李复对于战争苦难的深刻感受和同情,同时也反映出了他个人对于远离家乡、不得已参与战争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罗寺唐有新罗僧咒草愈疾卵塔今在閒来因题

断石传遗事,唐年刻永徽。

庭荒灵草尽,塔坏礼僧稀。

古殿含凉气,空堂照夕晖。

独来人不问,行听暮钟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酬乔世材推官

地僻人来少,公庭吏散时。

乱蝉号晚日,凉叶下高枝。

仰羡知归鸟,先书寄远诗。

只应今夜月,偏解照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酬张法掾翼求侍养归

少轻纨绮袭箕裘,力学从容与我谋。

择友卜商能胜赐,舞风曾点自殊由。

去乘汴水春舟疾,行过龟山楚客留。

千里有声如寄我,须寻临潏旧林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李公寅留别

归风何急动征车,几夕相逢意有馀。

绿暗河桥冰泮后,云藏山径雪晴初。

登门曾上千重峻,游刃将惊万窾虚。

他日再来宁可约,北鸿时付一行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