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莲花峰

莲花顶上老僧居,脚踏莲花不染泥。

夜半花心吐明月,一颗悬空黍米珠。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居莲花顶的老僧,形象地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境界。首句“莲花顶上老僧居”,以莲花象征高洁与清雅,点明了老僧所处环境的圣洁与超然。次句“脚踏莲花不染泥”进一步强调了老僧的清净无染,即使身处尘世,心灵却能保持纯净,不受世俗污染。

第三句“夜半花心吐明月”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莲花比作月亮的容器,夜晚时分,莲花仿佛在吐纳明月,既表现了莲花的静美,也寓意着老僧内心的光明与宁静。最后一句“一颗悬空黍米珠”以“黍米珠”比喻老僧的心灵之光,如同悬挂在空中的明珠,既珍贵又明亮,象征着老僧精神世界的纯净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老僧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重游无相寺次旧韵

旧识仙源路未差,也从谷口问桃花。

屡攀绝栈经残雪,几度清溪踏月华。

虎穴相邻多异境,鸟飞不到有僧家。

频来休下仙翁榻,只借峰头一片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登云峰望始尽九华之胜因复作歌

九华之峰九十九,此语相传俗人口。

俗人眼浅见皮肤,焉测其中之所有?

我登华顶拂云雾,极目奇峰那有数?

巨壑中藏万玉林,大剑长枪攒武库。

有如智者深韬藏,复如淑女避谗妒。

闇然避世不求知,卑己尊人羞逞露。

何人不道九华奇,奇中之奇人未知。

我欲穷搜尽拈出,秘藏恐是天所私。

旋解诗囊旋收拾,脱颖露出锥参差。

从来题诗李白好,渠于此山亦潦草。

曾见王维画辋川,安得渠来拂纤缟?

形式: 古风

双峰遗柯生乔

尔家双峰下,不见双峰景。

如锥处囊中,深藏未脱颖。

盛德心愈卑,幽人迹多屏。

悠然望双峰,可以发深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归途有僧自望华亭来迎且请诗

方自华峰下,何劳更望华。

山僧援故事,要我到渠家。

自谓游已至,那知望转佳。

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