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二首,忆鄋氏(其二)

西窗月。照人夜夜如相识。如相识。

穿帘入幕,故来寻觅。空闺此际真愁绝。

遥知尚有秦娥泣。秦娥泣。与君尝尽,生离死别。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鉴赏

这首《忆秦娥》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西窗月”,以月光为引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月光不仅照亮了夜晚,也照亮了主人公的心绪,使她与月光之间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暗示着她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已经深入骨髓。

接着,“如相识”三字,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仿佛月光下的西窗,不仅见证了两人的友情,还成为了他们情感交流的媒介。月光穿帘入幕,象征着思念之情跨越时空的界限,如同友人亲自前来寻觅一般,直接触及到主人公的心灵深处。

“空闺此际真愁绝”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在寂静的空闺中,面对无尽的孤独和思念,主人公内心的愁苦达到了极致。这里的“空闺”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空旷,更是情感上的空虚,与友人的分离让这份空虚更加深刻。

“遥知尚有秦娥泣”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想象友人在远方的哀伤,增强了两人之间情感的共鸣。这里借用“秦娥泣”的典故,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沉。

最后,“与君尝尽,生离死别”一句,是对两人之间深厚友情的总结,也是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之痛的感慨。这句话既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可能遭遇的离别的预感,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忆秦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离别之痛中的深情与坚韧。

收录诗词(163)

顾贞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仙子

翡翠离披妆未卸。独倚薰笼坐深夜。

晚寒料峭入重围,腰可把,愁难写。

相对相怜银烛下。烛尽香残催睡也。

短梦未成魂欲化。

欲拟翻然上图画,蓬莱界,通灵快。

莫系留仙双锦带。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一剪梅

九十春光半已残。诗兴阑珊。酒兴阑珊。

镜中憔悴不堪看。羞画眉弯。懒画眉弯。

涩雨悭风特地酸。不许春闲。不许人闲。

年年愁病苦相关。花也长叹。人也长叹。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忆王孙

何事愁多与病缘。一宵风雨又无眠。

起来羞对镜台前。有谁怜。探梅时节拥炉天。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浣溪沙

好梦留人悔欲醒。谁教莺语弄新晴。

乍寒还暖近清明。

门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鸭昼沉沉。

日长闲自理瑶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