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相仍以诗自解

荣枯忧喜与彭殇,都是人间戏一场。

虫臂鼠肝犹不怪,鸡肤鹤发复何伤。

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

还似远行装束了,迟回且住亦何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无论人生繁荣或衰败,快乐或悲伤,都像戏剧一样短暂。
即使被看作微不足道如虫臂鼠肝,也不感到奇怪,鸡皮鹤发的老年又有何妨害。
昨日因风而病倒,如今逢春又恢复了健康。
就像准备远行一般收拾心情,即使犹豫不决停留一会儿也无妨。

注释

荣枯:繁荣或衰败。
忧喜:忧虑和欢喜。
彭殇:长寿与短命。
虫臂鼠肝:比喻地位卑微或才能平庸。
犹不怪:仍然不觉得奇怪。
鸡肤鹤发:形容老人皮肤松弛、白发苍苍。
复何伤:又有什么伤害。
风发:指疾病因风邪而发作。
甘长往:愿意长久地过去。
阳和:温暖和煦,常指春天的气候。
小康:生活状况较好的状态。
还似:犹如。
远行装束了:准备好远行的心情或行李。
迟回:犹豫不决,徘徊。
且住:暂且停留。
亦何妨:也没有什么不好。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所作,名为《老病相仍以诗自解》。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哲学。

"荣枯忧喜与彭殇,都是人间戏一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荣辱得失看作平常的心态。"荣枯"指的是树木的繁盛与凋零,比喻人的荣誉和衰败;"忧喜"则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情感起伏;而"彭殇"则是一种比喻,意指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这些字眼告诉我们,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不过是人生这场戏剧中的一个片段。

"虫臂鼠肝犹不怪,鸡肤鹤发复何伤。"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身体衰老的看法。"虫臂鼠肝"形容身体虚弱,而"鸡肤鹤发"则比喻皮肤细腻、头发如鹤的白发。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形象,表达了即便是身体出现各种老态,也无需大惊小怪,因为这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 这两句则写的是诗人对待疾病的态度。"昨因风发甘长往"可能是在描述过去因为天气变化而生病,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感到痛苦或烦恼;"今遇阳和又小康"则是说在现在这个阳光温暖的好天气里,虽然身体依旧有病,但也能够保持一种平静和满足的心态。

"还似远行装束了,迟回且住亦何妨。"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待人生的豁达。即便是面临死亡,也如同准备长途旅行一样,从容不迫。不必急于求成,甚至可以选择在旅途中稍作停留,因为这本就是生命的自然流程。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老年时期的豁达与超然,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无论是身体的衰弱还是疾病的侵袭,都能够保持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自叹

岂独年相迫,兼为病所侵。

春来痰气动,老去嗽声深。

眼暗犹操笔,头斑未挂簪。

因循过日月,真是俗人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自问

年来私自问,何故不归京。

佩玉腰无力,看花眼不明。

老慵难发遣,春病易滋生。

赖有弹琴女,时时听一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自到浔阳生三女子因诠真理用遣妄怀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

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

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

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自咏

形容瘦薄诗情苦,岂是人间有相人。

只合一生眠白屋,何因三度拥朱轮。

金章未佩虽非贵,银榼常携亦不贫。

唯是无儿头早白,被天磨折恰平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