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来私自问,何故不归京。
佩玉腰无力,看花眼不明。
老慵难发遣,春病易滋生。
赖有弹琴女,时时听一声。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对于归乡的渴望以及身处异地时的孤独感受。"年来私自问,何故不归京"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这种情愫,显示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佩玉腰无力,看花眼不明"则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传达出了诗人因年老体弱而无法回到京城的情景。佩玉本应是一种装饰,但现在却成了累赘;看花原本是赏心悦目的事情,然而眼前的花朵也变得模糊不清,这些细节描写反映出诗人的身体状况和情感世界。
"老慵难发遣,春病易滋生"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年迈之身的脆弱。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时候,但对于年纪大的诗人来说,却容易感染疾病。这两句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赖有弹琴女,时时听一声"则带给读者一些温暖的色彩。尽管身处异乡,身体不适,但幸好还有那位弹奏琴乐的女子,她的音乐成为了诗人精神上的慰藉。在这个充满孤独和无力感的世界里,那些悦耳的声音成为了诗人心灵的支撑。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依赖和期盼。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宦途本自安身拙,世累由来向老多。
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
预愁嫁娶真成患,细念因缘尽是魔。
赖学空王治苦法,须抛烦恼入头陀。
形容瘦薄诗情苦,岂是人间有相人。
只合一生眠白屋,何因三度拥朱轮。
金章未佩虽非贵,银榼常携亦不贫。
唯是无儿头早白,被天磨折恰平均。
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裘亦煖身。
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
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宁争桃李春。
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
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
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
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