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词

天如瑟瑟盘,恢廓忆万里。

古称天倾西北半在地,夜转繁星磨海水。

逡巡转上星彩高,北半未定光飘飘。

楚王夜入章华宴,红绡烛笼满宫殿。

美人歌舞云雨迷,不知寒漏催银箭。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空如同瑟瑟琴弦般展开,广阔无垠仿佛能回忆起万里的景色。
古人曾说天穹向西北倾斜,一半似乎沉入大地,夜晚星辰闪烁如同研磨海水一般璀璨。
星辰缓缓上升,星光灿烂,北半球的光芒尚未稳定,摇曳不定。
楚王深夜进入章华宫参加宴会,红色薄纱的烛火照亮了整个宫殿。
美人们在歌舞中沉醉于云雨之间,浑然不觉寒冷的夜漏催促着银箭流逝。

注释

瑟瑟:形容声音或色彩轻微颤动的样子。
恢廓:广大开阔。
天倾西北:古人关于天穹倾斜的想象。
寒漏:古代计时器,漏壶滴水以计时,此处指时间流逝。
银箭:比喻时间流逝,如箭矢飞逝。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夜晚的宴会景象,通过对天气、星象、宫殿及人事活动等多个方面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宏大而又迷离的夜宴图景。

首先,“天如瑟瑟盘”与“恢廓忆万里”两句,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遥远深邃的氛围。天空似乎被一根无形的琴弦紧绷着,将视线拉向无尽的远方。

接下来的“古称天倾西北半在地,夜转繁星磨海水”两句,则是对宇宙之大的一种描写。这里运用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知识,将天体的运行与宴会的情境相结合,使得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时间流逝与空间辽阔之间的交织。

“逡巡转上星彩高,北半未定光飘飘”两句,则更加细致地描绘了夜空中繁星点缀的情景。星辰似乎在天幕上缓缓移动,其光芒闪烁,给人一种不确定的美妙感受。

随后,“楚王夜入章华宴,红绡烛笼满宫殿”两句,将视角转向宴会现场。楚王的到来,使得整个宴会场景变得更加庄重而盛大。而“红绡烛笼满宫殿”的描写,则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也透露出了一种神秘而隐秘的气氛。

最后,“美人歌舞云雨迷,不知寒漏催银箭”两句,直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宴会中的美好时光。这里的“美人”不仅是指宴会上的佳丽,更是代表了一种艺术与文化的精髓。而“不知寒漏催银箭”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宴会中的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无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沉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景描绘,不仅展现了一场夜晚宴会的壮观与迷离,也隐含了对历史、宇宙乃至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短歌行

晓月苍苍向烟灭,朝阳焰焰明丹阙。

杜鹃催促踯躅开,鶗鴂已鸣芳草歇。

芳春苦不为君留,古人劝君秉烛游。

愿与松乔弄云月,紫泥仙海鸾皇洲。

形式: 古风

采莲曲

南溪秋水深沦涟,南村美人来采莲。

莲花灼灼叶田田,芳桂轻桡兰作船。

采采红莲几成束,莲枝交衮相撑绿。

莲蕊满衣金粉扑,莲子为杯叶为足。

唱歌相并画舸舷,愿得采贤如采莲。

樊姬昔时进燕赵,几人精彩朝霞鲜。

中有二人贤于己,柔明婉顺君王前。

堪嗤羊侃锦绣妾,艳歌留怨朱丝弦。

形式: 古风

春洲谣

衣鲛绡兮美人,采白蘋兮水滨。

袅翠翘兮为饰,步罗袜兮生尘。

兮远道,萋萋兮芳草,远山眉兮澹扫。

形式: 古风

送春

花菲菲,柳依依,留春不住送春归。

春归何处堪图画,春尽江南日暮时。

黄鹂啼多芳草远,青梅子重杨花飞。

人生三万六千日,与君复有明年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