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钓台

西风萧萧淮水流,淮阴侯去今千秋。

汉家事业久淹没,钓台古迹今犹留。

忆昔王孙当未遇,英姿沦落淮阴渡。

一饭难酬漂母恩,独抱鱼竿度朝暮。

谁知天意将亡秦,孤鸣篝火群疑神。

揭竿斩木争响应,大江南北皆风尘。

豪杰由来天所养,振顿乾坤若反掌。

平生自抱大将才,不见干戈尚技痒。

忽闻鼙鼓来南方,八千子弟从项梁。

慨然仗剑与偕去,钓台从此遂荒凉。

坛荒人去无足惜,英雄岂锢烟霞癖。

我嗟国士世无双,一生乃为他人役。

男儿奋起草泽中,胡不自立尺寸功。

喑哑叱咤岂成事,乃将寄策干重瞳。

秦亡羽霸义帝辱,楚汉纷争相抵触。

天时人事尚未知,应许高才骋捷足。

此际胡为不早逃,一官碌碌羁连敖。

雄心时或露锋颖,顿令丞相惊人豪。

天生刘季老犹壮,立谈能识封侯相。

貔貅十万出陈仓,不善将兵善将将。

平秦走魏成奇勋,咸阳京索犹纷纭。

燕降赵灭齐复下,天然形势堪三分。

丈夫奋臂平区夏,即作真王胡用假。

不然息影归田园,一竿重钓临淮源。

乃竟快快与哙伍,就夷钟室终含冤。

即今炎汉已非古,陵谷沧桑几易主。

芒砀云气无真龙,何论长陵一抔土。

惟有年年淮水流,钓坛尚属淮阴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淮阴钓台》由清代诗人华蘅芳创作,通过对淮阴侯韩信的追忆,展现了其非凡的人生轨迹和历史地位。诗中描绘了韩信在淮水边垂钓的场景,以及他从默默无闻到成为汉朝开国功臣的历程。诗人在赞美韩信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英雄最终结局的反思。

首句“西风萧萧淮水流”,以萧瑟的西风和奔腾的淮水起笔,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接着,“淮阴侯去今千秋”一句,点明了韩信离世已有千年之久,强调了时间的跨度和历史的深远。

“汉家事业久淹没,钓台古迹今犹留”两句,对比了韩信辉煌的历史贡献与后世对其事迹的铭记,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敬仰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忆昔王孙当未遇,英姿沦落淮阴渡”描绘了韩信早期的落魄与不被赏识,与后来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韩信个人命运的转折点。

“一饭难酬漂母恩,独抱鱼竿度朝暮”则通过韩信对漂母之恩的难以回报,表现了他对人性温暖的珍惜和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孤鸣篝火群疑神”、“揭竿斩木争响应”等描述,展现了韩信在起义中的领导才能和影响力,以及他如何在乱世中崛起,最终成为汉朝的重要将领。

“豪杰由来天所养,振顿乾坤若反掌”赞扬了韩信的天赋异禀和卓越能力,暗示了他能够扭转乾坤的非凡成就。

“平生自抱大将才,不见干戈尚技痒”表达了韩信虽未亲临战场,但内心仍渴望施展军事才华的情感。

“忽闻鼙鼓来南方,八千子弟从项梁”描述了韩信加入项梁起义军的过程,预示了他即将在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

“慷慨仗剑与偕去,钓台从此遂荒凉”通过韩信离开淮阴,钓台荒废的场景,象征着英雄的离去和时代的变迁。

“坛荒人去无足惜,英雄岂锢烟霞癖”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无奈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理解。

“我嗟国士世无双,一生乃为他人役”抒发了对韩信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遗憾,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

“男儿奋起草泽中,胡不自立尺寸功”鼓励人们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成就,不应甘于平凡。

“喑哑叱咤岂成事,乃将寄策干重瞳”通过对比,强调了行动力和策略的重要性。

“秦亡羽霸义帝辱,楚汉纷争相抵触”回顾了韩信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与刘邦之间的复杂关系。

“天时人事尚未知,应许高才骋捷足”表达了对韩信未能把握时机,充分发挥才能的惋惜。

“此际胡为不早逃,一官碌碌羁连敖”反思了韩信未能及时脱离困境,最终导致悲剧结局。

“雄心时或露锋颖,顿令丞相惊人豪”赞美了韩信在关键时刻的英勇表现,以及对周围人的震撼。

“天生刘季老犹壮,立谈能识封侯相”赞扬了刘邦的识人之明,以及韩信在刘邦面前的风采。

“貔貅十万出陈仓,不善将兵善将将”描述了韩信在军事上的独特才能,以及他在战略上的高超水平。

“平秦走魏成奇勋,咸阳京索犹纷纭”回顾了韩信在统一六国过程中的功绩,以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燕降赵灭齐复下,天然形势堪三分”表达了对韩信军事才能的进一步肯定,以及对当时局势的分析。

“丈夫奋臂平区夏,即作真王胡用假”鼓励人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应满足于表面的虚名。

“不然息影归田园,一竿重钓临淮源”提出了另一种人生选择,即隐退田园,享受宁静的生活。

“乃竟快快与哙伍,就夷钟室终含冤”描述了韩信最终的悲剧结局,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和对历史悲剧的思考。

“即今炎汉已非古,陵谷沧桑几易主”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王朝更替,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芒砀云气无真龙,何论长陵一抔土”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地位的相对性和对英雄墓地的淡漠态度。

“惟有年年淮水流,钓坛尚属淮阴侯”最后以淮水的永恒流动和钓台的存在,象征了韩信精神的永存,以及历史记忆的延续。

整首诗通过对韩信生平的回顾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6)

华蘅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怀四首(其一)

弹指光阴廿五年,男儿奚必受人怜。

壮心夙具凌云志,生计谁谋负郭田。

拔剑有悲还斫地,闭门无事只谈天。

传书未脱床头稿,且语羲和漫着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感怀四首(其二)

斗酒难消磊块胸,短衣腰剑发蓬松。

路逢侠客且倾盖,地有名山便曳筇。

谩恃高才能倚马,终教绝技等屠龙。

灵砂果得还丹术,愿谢人间万户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感怀四首(其三)

锦瑟韶光已半过,而今应自悔蹉跎。

等身著作惟书在,逝水年华与墨磨。

酒可浇愁须默饮,诗非吊古亦悲歌。

名山别有千秋业,莫对孤灯唤奈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感怀四首(其四)

贯向流波怨落红,年来我似可怜虫。

笙歌呖乱俱愁里,花月消磨半梦中。

检点冰弦弹夜月,摩挲古铗动秋风。

酒尊诗卷年年在,一样情怀已不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