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其二)

斯时一寸心,意气两澌灭。

尚訾颐翕张,未竟烂吾舌。

顾念后时事,纠于乱麻结。

下漈果不还,谁睹海眼裂?

姑作尽境思,强忍屏一切。

耳日投重渊,电火任抽掣。

转觉忘中忘,太玄有真洁。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重之际的心境与感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首句“斯时一寸心,意气两澌灭”开篇即点明了病痛中的心境,仿佛在说,在这一刻,心灵与意志都已消逝,只剩下一片空虚。接着,“尚訾颐翕张,未竟烂吾舌”则通过描述口部的动作,暗示了生命的挣扎与痛苦,即使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仍不愿放弃最后一丝言语的力量。

“顾念后时事,纠于乱麻结”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当前混乱局面的感慨,仿佛在病痛中回望过去,面对着无数未解之谜和纷繁复杂的现实。而“下漈果不还,谁睹海眼裂?”则以自然景象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不可逆性和死亡的最终结局,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接下来,“姑作尽境思,强忍屏一切”表明了诗人试图从病痛中找到一丝宁静,试图在心灵深处寻求解脱,尽管这过程充满艰难。而“耳日投重渊,电火任抽掣”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冲突,仿佛在说,耳朵被投入深渊,无法听到外界的声音,只有内心深处的电光在闪烁,自由地抽动,象征着灵魂的自我探索与觉醒。

最后,“转觉忘中忘,太玄有真洁”则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领悟,似乎在说,当所有的挣扎与痛苦都归于平静之后,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发现那隐藏在宇宙深处的真理与纯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死时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其三)

悔乃愤之几,何如慎诸后?

自镜平生端,炯象毕呈丑。

猛警同晨钟,尘去复奚帚?

鬼神惕我危,相待益徵厚。

坦掌偶失持,势遂邻械杻。

命无侥倖存,正以顺为受。

岂真石作罂,其坚逊陶缶。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读老子

元云挂海看龙嬉,柱下遗型今未堕。

始悟庄周非创学,颇嫌关尹有支辞。

恃生天地防离母,脱想人虫忌肖师。

要约五千归抱一,分明帝治尚无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元夫人步元之曲

华旆绣九鹑,一拂赪烟开。

明玉澄万泓,大地春始回。

裸族皆可天,积气为层阶。

八埏风薰薰,受者毋相猜。

道逢希夷师,手抱婴儿胎。

谓于莲华心,曾搆千仞台。

照耀三清宫,众星如停埃。

倒景涵神池,露掌不能揩。

日月有暝时,绵顾生远哀。

证世形尚存,劫至终当灰。

流汎安所穷,逝必要诸归。

形式: 古风

西王母命侍女田四妃答歌

桂实如桐子,捣为琼斛浆。

渗漏不及勺,九天皆闻香。

群生本无寿,性亦风烛光。

而复情蔽之,谓存实已亡。

鍊神出三劫,素发始重苍。

苍颜且重素,不假铅与黄。

拾佩光碧楼,秋兰紫无霜。

皓采缠琅玕,远视疑虹芒。

上道齐化游,礼法宁待防。

夹轮絷两龙,飞辇朝玉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