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操千金宝,思观九色虬。

负图钟上圣,衔烛照穷幽。

但仰飞天大,宁闻战野忧。

沃焦须霈泽,莫道我无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不追求巨额财富,而是思考观察那九色的龙。
肩负着图腾的圣人,在钟声中显现,烛光照亮了深邃之处。
只向往飞翔在天空的自由,怎能听到战场的忧虑。
干旱的土地需要充足的雨水,别说我无所求。

注释

不操:不追求。
千金宝:巨额财富。
九色虬:九色的龙,可能象征吉祥或神秘。
负图:肩负图腾。
钟上圣:在钟声中的圣人。
衔烛:手持烛火。
穷幽:深邃之处。
飞天:飞翔在天空。
宁闻:怎能听到。
战野:战场。
沃焦:干旱的土地。
霈泽:充足的雨水。
莫道:别说。

鉴赏

这首诗名为《龙》,出自北宋时期诗人丁谓之手。丁谓在此诗中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操千金宝,思观九色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然与对龙这种神异生物的向往。千金宝代表着世间的珍贵之物,而九色虬则是传说中五彩斑斓、神秘莫测的龙的形象。

"负图钟上圣,衔烛照穷幽。" 这两句描绘了龙的异能与神圣。负图即背负图腾,钟上圣则是指龙能够承载着圣人或神灵的形象,而衔烛照穷幽则展现了龙在黑暗中发光,引导迷茫者找到光明的能力。

"但仰飞天大,宁闻战野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超脱心态。飞天大即是指龙飞翔于天际,而宁闻战野忧则表明诗人宁愿听到战争中的忧愁声响,也不愿低头去关注世俗的喧嚣。

"沃焦须霈泽,莫道我无求。" 最后两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自白。沃焦即滋润的心灵,而霈泽(大雨)象征着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内在满足,不需要外界的评价。

总体而言,丁谓的《龙》不仅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美好景象,更通过对龙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神圣以及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著象本沉潜,成形莫我厌。

秉阴彰至信,厚载示流谦。

右转群生遂,东顷万壑兼。

寰区今底定,不用八龙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楚望为南纪,岷源始滥觞。

双流沿蜀道,九派出浔阳。

桃叶行歌远,芙蓉摘采长。

冲风休破浪,静练正交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自保猗猗绿,谁怜冉冉根。

紫花含凤实,绣箨抱龙孙。

扫月仙坛静,摇风雪雾昏。

彤竿思化杖,绀叶想开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千足比侯封,矜矜莫可穷。

触藩难进退,荷箠易西东。

郑伯牵降辱,初平叱化功。

律和当荐瑞,愿牧上林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