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霜意惊寒早,云痕带梦浮。衰杨已觉不禁秋。

况听数声征雁过江头。帘箔低慵卷,书签散未收。

假饶真个不知愁。何事夕阳无语独登楼。

形式:

鉴赏

这首《南歌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首句“霜意惊寒早”,点明季节转换,霜降预示着寒冷的到来,给人一种突然的警醒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云痕带梦浮”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彩的形态与梦境相连,既展现了云彩在天空中飘荡的姿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多变,仿佛梦境般难以捉摸。

“衰杨已觉不禁秋”则通过描写衰败的杨树无法抵挡秋风的侵袭,象征着生命的衰落与自然界的循环更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况听数声征雁过江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大雁南飞是秋天的标志,它们的鸣叫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迭,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仿佛是在诉说着远方的故事,引发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

接下来的几句“帘箔低慵卷,书签散未收”,描绘了室内环境的慵懒与杂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疏懒与无所适从,同时也可能象征着知识的散失或生活的无序。

最后,“假饶真个不知愁。何事夕阳无语独登楼”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表面上装作不知愁苦,但面对夕阳独自登楼的情景,却无法掩饰内心的忧伤与孤独。夕阳的静默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和动人。

综上所述,《南歌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的凄美与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哀愁,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抒情佳作。

收录诗词(138)

俞陛云(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萼红.访香山团城。乾隆时金川荡平,阅武策勋于此

策疲驴,访先朝行殿,沙涧踏新晴。

老栝皴霜,盘松托月,萧瑟并作秋声。

剩三两、白头戍卒,伴过客、楼堞指空营。

瘦塔云颓,丰碑藓合,没个人行。

峰际危碉错峙,记高秋肄武,玉辇曾经。

列帅韬弓,名王进炙,开边九驿威名。

莫重向、禅房话旧,恐残衲、世外也伤情。

一片摇风燕麦,绿遍荒城。

形式:

南歌子

吴语吹香软,湘弦拂指柔。当年烟月恣遨游。

只觉无边春色聚眉头。芳序愁中过,閒情老去休。

拚将沈醉换封侯。其奈酒醒风雨满西楼。

形式:

清平乐

翠深红浅。春在阑前见。冉冉春归随梦远。

只记梦痕一点。鱼书待寄江头。萦洄多少閒愁。

乾了半池残墨,摊笺欲写还休。

形式:

东风第一枝.秋蛩

才响篱根,旋移墙角,商声觅更无处。

凄清时恼愁眠,断续如闻絮语。

秋娘身世,尽催换、年光迅羽。

下香阶、微叹花阴,惹得泪丝飘雨。

泣荒原、家山已破,诉归心、江帆又阻。

生涯废井颓垣,旧梦珠阑玉砌。

尽情啼煞,谁惜汝、风酸月楚。

委虫沙、劫后残魂,好趁夜凉呼取。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