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平律一首

汉家天下将,庙古像公圭。

百战自忘楚,一时空王齐。

乡人奏箫鼓,舟子赛豚鸡。

不改寒潮水,朝平暮复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汉朝的天下将领,庙宇古老供奉着公圭。
历经百战几乎忘记楚国的过往,一时间统一了王权于齐地。
乡亲们吹奏起箫鼓,船夫们举行赛会以祭豚鸡。
然而潮水依旧寒冷,早晨平静傍晚又低落。

注释

汉家:指汉朝。
庙古:古老的庙宇。
公圭:古代的一种祭祀器具,象征权力。
楚: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王齐:齐国在当时为强大的王国。
箫鼓:乐器,用于庆祝或祭祀。
豚鸡:猪和鸡,可能是祭祀的牺牲。
寒潮水:形容潮水冰冷。
朝平暮复低:早晨潮水上涨,傍晚又退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代将领的形象,他功勋卓著,庙堂之上供奉着他的雕像,犹如古代祭祀用的圭玉,象征其崇高的地位。诗人提及这位将领历经百战,忘记了楚国的敌意,一时间统一了王齐之地,展现出他的英勇与威望。

接下来,诗人笔触转向民间的庆祝活动,乡人们吹箫击鼓,舟子们举行赛会以豚鸡为祭品,表达对这位将领的敬仰和感激之情。然而,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潮水依旧寒冷而规律地涨落,早晨平静,傍晚又退去,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转和历史的永恒循环。

整首诗通过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既赞扬了将领的功绩,也寓言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体现了梅尧臣诗歌中对人物与自然、战争与和平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上巳日午桥石濑中得双鳜鱼

脩禊洛之滨,湍流得素鳞。

多惭折腰吏,来作食鱼人。

水发黏篙绿,溪毛映渚春。

风沙暂时远,紫线忆江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上马和公仪

烟火千门晓欲开,王花骄马肯徘徊。

井闾已是经时隔,亲旧全如远别来。

帝阙重看多气象,天街新霁少尘埃。

振冠浣服无容久,便见池门放榜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上元夕有怀韩子华阁老

一岁老一岁,新年思旧年。

东楼尝共望,九陌听争先。

白发更中笑,舞姝应转妍。

追随都已倦,强对月明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

阊阖前临万岁山,烛龙衔火夜珠还。

高楼迥出星辰里,曲盖遥瞻紫翠间。

轣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

谁教言语如鹦鹉,便著金笼密锁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